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4月2日讯(记者 肖帅 邓蔚琴)时值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4月2日上午,“友好湖南 星愿同行”——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
该活动由省残联携手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旨在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完善关爱服务体系与保障政策,为“星星的孩子”及其家庭点亮希望之光。
孤独症,全名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伴随终生的神经发育障碍。由于孤独症儿童习惯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在活动现场,这群孩子通过咖啡糕点制作、手工绘画、书法艺术等作品,向社会展示了自身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孤独症发病率显著上升,孤独症儿童普遍面临康复、教育、就业、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困难,成为残疾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重点对象。面对这一群体,公众能做些什么?活动现场,志愿者与家长们分享了自身经历,呼吁社会给予更多理解与支持,让“星星的孩子”被温柔以待。
张玲俐是现场分享嘉宾之一。她的女儿2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后经诊断为雷特综合征。为了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2007年,在政府支持下,她创办了一家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如今,该中心已帮助超4000名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平等看待他们的刻板行为,并将其转化为社会适应技能。”张玲俐表示,尽管孤独症群体的认知、学习和社交模式不同于普通人群,但部分患者在记忆、专注、艺术等方面展现出独特天赋,更容易在感兴趣的领域投入精力。
“比如我创办的咖啡店,‘星店员’(孤独症患者)对时间和配比要求极高。炸薯条4分钟,他们就严格计时4分钟;做咖啡时也能精准控制材料配比。这种‘程序化’特质,反而保障了出餐品质。”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孤独症儿童康复科负责人介绍,2024年12月,省残联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九部门出台了《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8年)》。方案聚焦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出筛查诊断、康复服务、医康教融合、家庭暖心四大行动及十三项重点任务,计划用四年时间,推动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的工作机制、政策保障、服务水平和发展环境全面提升。
据统计,湖南省现有孤独症儿童和孤独症倾向儿童5.3万名。近五年来,全省共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3.24万人次,总体有效率超过96%,受到残疾儿童家庭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来源:红网
作者:肖帅 邓蔚琴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