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区示范引领下,湖南各地营商环境持续得到优化。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廖洁 长沙报道
日前召开的全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全省园区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透露了许多信息。其中有10家园区入列“全国百强”名单,园区正成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主阵地”。
多点支撑全省经济发展
首先是全省“五好”园区创建以来,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发展定位持续优化、发展贡献和质效不断提升以及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上。
近年来,湖南围绕“五好”定位完善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五好”成为全省园区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共识共为。2024年,湖南共有10家园区进入全国100强、4家进入50强,这个成果来之不易。
过去一年,湖南围绕产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园区调区扩区、整合撤并、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开发率达78.8%,生产生活生态等公共服务高效协同。
统计数据显示,园区的规模工业贡献力越来越大,连续两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超9%,均高于全省,占全省比重达74.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园区向好还体现在产业投资带动性越来越强,去年园区产业投资增长20.6%,比全省增速快14.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8%,比全省增速快11.3个百分点;外资外贸质效度越来越好,去年园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高于全省35.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占比分别达92.9%、85.2%,同比分别提高30.3、1.8个百分点。
在税收方面,园区也贡献不小。去年园区实缴税收增速高出全省平均5.63个百分点,占全省税收比重达41%、同比提高4.84个百分点,同时,三年累计盘活处置“三类低效土地”18.5万亩,园区亩均税收达14.83万元/亩、增长17.2%。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湖南持续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去年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园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18.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总数超1.3万家;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发布了绿色制造体系创建计划,已累计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27家、绿色工厂271家。
在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湖南圆满完成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规范人员管理两项改革试点,市场化建设运营等四项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全省有97家园区实行了“小管委会+大公司”管理模式,有103家园区平台公司推行市场化运作。
随着“五好”园区创建,湖南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推行放权赋能、执法检查扫码留痕、涉企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等举措,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网办率达93.87%。营商环境优化直接拉动了招商引资,去年园区共合同签约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68个,投资总额6497.8亿元,集聚了一大批湘商回归、校友回湘企业和项目。
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方面,长沙去年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
全省“千亿园区”今年有望达15家
园区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市场化改革力度有待加强、招商引资模式有待创新、基础条件有待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湖南谋划了今年园区的发展盘子,即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力争今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5%、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全省“千亿园区”达15家。
为推动园区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湖南过去在一些园区进行了大胆探索,比如,长沙高新区撤销事业单位11个、精简66.7%,益阳高新区在职人员精简70.5%,成效显著。此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稳妥有序剥离园区社会事务,积极推动大部门制和扁平化管理,确保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园区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湖南明确提出,今年将支持园区培育一批具备产业生态主导力和全球资源配置力的链主企业,力争新增百亿企业1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0家、单项冠军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
事实上,在推动园区传统产业方面,湖南早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如岳阳的绿色化工高新区,通过搭建科创资源平台、智慧化管理等手段,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去年园区企业研发投入超16亿,带动产值新增147.6亿元,投资回报率高于全国化工园区平均水平,综合竞争力居中部化工园区第1位。如株洲高新区通过引进和培育时代半导体等龙头企业、建设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半导体功率器件制造基地。
园区还是引聚优质资源的“强磁场”。去年,湘江科学城新引进落地中车长沙科技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29个,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平台招引效果显著。今年,湖南提出“五类”研发企业(中心)争取超过150家。
眼下,全国新一轮区域竞争已转向环境、生态的比拼。上述会议指出,要把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制胜利器”。例如在打造服务高地方面,明确提出全要素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让“身在湖南、办事不难”招牌在园区立得住、叫得响。
杭州“六小龙”的背后,是对创新创业者的尊重和支持,得到了无数年轻创业者的青睐。因此,湖南园区的发展,也要以大学生就业创业等为切入点,结合园区自身优势,精准构建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
“五好”园区建设就像一场集团军战争,需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效应。为了落实到位,湖南还针对不同工作及其侧重点,对一些省直单位“守土有责”专门作了明确的任务划分。
随着“五好”园区创建的深入开展,湖南园区将在投资带动、税收贡献、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给湖南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坚实的支撑。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廖洁
编辑:刘娜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