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王郓瑞 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董洁平 翟文峰 长沙报道
一二三四五,湖南治水,有年度密码。
2月8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今年湖南水利工作怎么干?
记者关注到一幅清晰明了的“数字施工图”——一二三四五。
“做到‘守牢一条底线,狠抓两个关键,突出三项重点,提升四种能力,打造五型机关’,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会上,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东铁向“水利湘军”发出动员令。
一二三四五,具体如何理解?
护安澜 守牢一条底线
湖南是水利大省,水情,作为湖南最大的省情,既赋予了这片土地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严峻的水患挑战。
“一”是根本。要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工作目标,坚决守牢水旱灾害防御这条底线。
2024年汛期,湖南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多26.4%,最大3、6、12、24小时降雨量均破全省历史极值。全省各级水利部门主动作为,及时发布山洪预警,调度骨干防洪水库拦蓄洪量104.8亿立方米,成功防御11次编号洪水,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了灾害损失。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2025年的防汛备汛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会上要求,要扎实做好备汛工作,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治理,强化监测预报和科学调度,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制机制。
具体来看,如加强对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日常巡查、砍青扫障,落实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全面开展度汛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加大洞庭湖治理力度,完成907座小型、8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统筹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持续开展水库大坝、大中型水闸安全鉴定。加快26个主要支流、24个中小河流、5个重点山洪沟项目治理。
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强化信息报送。进一步优化应急抢险技术专家库,完善专家组、工作组派出机制,科学指导险情处置。
强筋骨 狠抓两个关键
2024年,湖南水利建设领域捷报频传: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54.7亿元,破历史纪录;争取中央资金401.9亿元,创历史新高;争取增发国债资金318.5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
在这一年里,金塘冲水库、梅山灌区顺利开工,犬木塘水库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灌区通过竣工验收,大兴寨水库、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大力推进。
全面完成17条主要支流、30条中小河流、63个重点山洪沟治理和1772座水库、274个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现代水网越织越密,为湖南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既要抢进度,更要铸精品。
“二”是基础。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狠抓建设与管理两个关键。
在狠抓现代水网建设方面,要强化规划引领,全力争资争项,加快项目建设,推进洞庭湖系统治理。
按照“加快建设完工一批,精心组织开工一批、统筹谋划储备一批”要求,推动莽山、毛俊水库工程全面完工、椒花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加快犬木塘、大兴寨、金塘冲水库和梅山灌区建设。
在狠抓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要加强在建水利项目管理,严格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管理,提升现代水网运行综合效益。
惠民生 突出三项重点
治水既要算效益账,更要算民心账。
朱东铁分享了一笔民心账,2024年,湖南加速推进87处灌区建设改造,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00余万亩。
建成农村供水工程970处,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65.3%。
实施266个重点移民村美丽家园、36个移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扶持发展5000余个移民产业项目,培训移民7.42万人次。
建设3条国家幸福河湖及1757个县乡幸福河段,浏阳河入选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9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63%。
2025年,“暖心工程”将持续加码。
“三”是重点。突出水资源刚性约束、河湖长制、民生保障三项重点,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生态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湖南水利民生实事清单,诚意满满:
如持续保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出台加快实施县域统管指导意见,2025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分别达到93%、68%。
实施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项目10处,清淤扫障渠道5万公里,完成农村小水源清淤整治2.5万处,畅通“中梗阻”渠道2500公里。抓好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项目,新增蓄水能力9500万立方米,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
高质量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实施236个重点移民村美丽家园、25个移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持续抓好移民突出问题项目建设,促进移民共同富裕。
闯新路 提升四种能力
2024年,湖南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智慧水利加快推进。
“节水贷”“取水贷”“砂石贷”“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等一批绿色金融产品实现“零”的突破,怀化麻阳县“探索水生态产品‘变现’路径”被评为2024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全省小型水库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和雨水情测报全覆盖。完成8部水利测雨雷达组网和整合应用,深化铁塔视频、北斗、卫星遥感等技术应用,初步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推进《湖南省水文条例》《湖南省水资源条例》立法,全面完成水行政执法“三个清单”编制。
2025年,湖南水利继续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打出“组合拳”。
“四”是支撑。围绕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改革创新、数智赋能、依法行政、安全监管四种能力。
如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沿江沿湖堤防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入机制,共同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
提升数智赋能能力。加大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力度,以犬木塘、金塘冲等重点工程为节点,加快构建数字孪生资水流域,实现水利工程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为水利事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配合做好水法、防洪法修订调研,提升水行政执法的规范性。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统筹开展水利工程监督检查,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标准化达标单位动态管理,为水利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锻铁军 打造五型机关
2024年,在争先创优的道路上,湖南水利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在国务院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两连优”,水利发展资金、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获得“五连优”,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评价获得“六连优”。
以高标准自身建设,才能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
“五”是保障。着力打造政治型、专业型、服务型、实干型、廉洁型机关。
如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做好水利特岗生定向培养,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到防汛抗旱、水利建设、河湖保护等水利一线砥砺本领、增长才干。
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形成大抓落实、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景可期。
一二三四五,2025年湖南水利施工图已绘就。
一个个数字里,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湖湘水利新歌已然奏响,治水者的脚步永不停歇。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董洁平 翟文峰
编辑:陈纲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