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烽火八十载|麓岭讲堂聆听历史回响 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邓蔚琴 夏文颖 编辑:丁斯斯 2025-09-02 11:32:4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八十年前,烽火连天,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长城;八十年后,旌旗猎猎,历史的回响仍在提醒我们铭记来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烽火八十载》专题。从校园里的红色宣讲到老兵口中的峥嵘往事,从退役军人的家国赤诚到青少年的历史共鸣——我们以文字为桥,串联起烽火岁月的坚守与和平年代的传承,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回望中扎根,在铭记中生长。

IMG_0462_副本.jpg

“铭记胜利80载 强国有我向未来”开学第一课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2日讯(记者 任洁 邓蔚琴 夏文颖)9月1日,长沙市麓山高岭实验学校的麓岭大讲堂内,灯光柔和,座无虚席。

一场以“铭记胜利80载,强国有我向未来”为主题的国防教育宣讲,正在这里悄然展开。这不是一场寻常的开学典礼,而是一堂穿越历史烟云、叩问时代使命的“第一课”。

长沙科大佳园军休站老兵科普队副队长、原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董晓军走上讲台,面对台下四年级学生专注的目光,他以沉稳的语调梳理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故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抗争历程娓娓道来。他从平型关大捷的振奋人心讲到百团大战的众志成城,从抗日英雄杨靖宇“胃里只有棉絮和草根”的坚守讲到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同时,董晓军教授结合当代国防科技发展与青年责任,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他提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而新时代的“强国之梦”,需要青少年以知识为铠甲、以奋斗为武器,在各自的领域勇攀高峰。

IMG_0567_副本.jpg

学生们认真专注地聆听讲座。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大国重器,我们的国家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不断强大,但这份和平与繁荣从不是凭空而来。”董晓军教授在宣讲中深情说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80年前,是革命先烈替我们扛起了民族存亡的重担;今天,是边防战士、科研工作者、医护人员等无数人替我们守护着安稳生活。而明天,这份‘负重’,终将交到你们这一代人的肩上。” 董晓军教授勉励大家,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既要珍惜当下的学习时光,打好知识基础,也要树立“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宣讲结束后,四年级X2202班的杨姝雅同学眼含热泪地说:“董教授讲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以前总觉得和平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人在付出。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做一个能为国家、为别人‘负重’的人。”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此次红色宣讲进校园活动是学校“开学第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学校还将通过开展抗战主题班会、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九三阅兵”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青少年的历史认知与爱国情怀,引导他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以昂扬的姿态奔赴成长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邓蔚琴 夏文颖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3/94/152474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