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测产活动参与人员正在查看再生稻生长情况。
测产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8月6日讯(记者 陈彦兵 通讯员 胡龙)“每亩干谷产量676.6公斤,相当于1353.2斤。”8月4日,衡东县,随着测产专家组组长的宣读,意味着该县“稻-再-油”式百亩示范片再生稻头季产量迎来新高。
示范片位于湖南省衡东县白莲镇谭家桥村,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湖南示范课题指导实施。
示范面积105亩,再生稻示范品种为仁优6号,于4月17日播种,5月10日机插,8月4日头季成熟收获。专家测产时,经过收割机收割、水分检测、称重,最后得出示范片平均产量为676.6公斤/亩的结论。
示范片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为仁优6号。“该品种由袁隆平院士学生武小金博士研发,具有穗数多、矮杆抗倒伏、耐冷性强等优势,适合‘稻-再-油’种植模式。”湖南宽和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攀峰介绍,他们已在全省推广了近10万亩。
湖南省再生稻省级专家组组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介绍,“稻-再-油”是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能实现稻油“两种三熟”。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水稻头季收割后,种植再生季水稻不需要重新耕地播种,可直接从头季稻桩上发芽再生长,再生季水稻被收割后,还可再种植一季油菜,而稻油双早品种选择和双密种植是其技术关键。
据了解,双季稻的早稻是3月育秧,7月中旬收割。“稻-再-油”头季再生稻则是4月育秧,8月初收。两者刚好岔开了农时,尤其避开了“双抢”,方便种粮户将两者结合起来安排农事。“这种模式不但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温资源,还能节约劳动力,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量和效益,但目前单个大户种植以200亩以内为宜。” 唐启源说。
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孔金光介绍,天气正常年份,把握好关键技术,“稻-再-油”亩纯收入可达1500元~2000元,一亩田实现“收三季产量、增三倍效益”。
谭家桥村种粮大户李大新已连续三年示范种植“稻-再-油”,根据他的实践,每亩可增收400元~600元。今年他种了100多亩,加上温光条件好,预计至少可增收5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胡龙
编辑:丁斯斯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