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属监管企业近年来投资触角遍布全国各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省属监管企业作为湖南经济“压舱石”,其投资情况直接关联到全省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到内需和就业等民生质量。
近日,湖南省国资委透露省属监管企业2025年上半年投资完成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共完成投资522.62亿元,完成率比去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均高于去年同期。
多项指标高于去年同期
今年省属监管企业共铺排项目1009个,截至6月底,共完成投资522.62亿元,完成率比去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完成率最高为海利集团(61.5%)。
从项目类型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36个,上半年完成投资407.3亿元,完成率43.9%,其中技改项目107个,完成投资51.95亿元。
从产业类型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84个,上半年完成投资70.26亿元,完成率比上年同期高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产业上半年完成投资330.72亿元,完成率48.4%,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重大投资项目顺利推进
今年以来,省国资委“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功能项目”顺利推进。
在湖南娄底市,涟钢冷轧硅钢项目二期一步已投运,首批取向硅钢成品已于6月底成功下线;在湘潭,湘钢精品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等项目已经投产。
截至今年6月底,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航站楼已封顶,正在进行精装修施工和机电安装;G4京港澳高速耒阳至宜章段扩容工程全线土石方已完成91.98%;邵阳至永州高铁项目路基土石方完成27.6%;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船闸主体工程基坑支护桩和土石方开挖基本完成。
上半年,湖南省属企业在基础设施产业等领域项目投资完成率高于去年同期。
数据显示,省属监管企业144个“十百千”重大投资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402.33亿元,完成率41.1%,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其中,省国资委“十大产业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38.68亿;“十大功能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32.7亿元,完成率达到50.37%。
同时,省属监管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方面也有不俗表现。数据显示,17户省属监管企业上半年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83个,完成投资合计70.26亿元,完成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个百分点。
得益于国家以旧换新等民生政策落地,在“两重”建设“两新”行动方面,17户省属监管企业2025年度共55个项目计划申报“两重”建设“两新”行动支持,上半年已完成36个项目申报,已获补贴88.47亿元,到位率67.4%。
上半年,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共新增设立基金6只,认缴出资金额6.4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出资20.41亿元,撬动比例达到3.1。8户企业的13只基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加强投资,完成投资21个项目,投资金额15.81亿元。其中,高速集团将自身向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转型需求和全省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芯片产业链需求有机结合,通过基金出资6.48亿元收购长城银河40%股权,为省属监管企业上半年规模最大的基金投资项目。
多措并举加快投资完成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省属监管企业“投资后评价”工作有序、有力推进。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印发《湖南省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省属监管企业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投前投中投后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投中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项目质效,投后要强化评价,推动与绩效考核、容错纠错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省属监管企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监管企业全流程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提高招投标价值创造能力,增强监管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整体投资完成情况如何,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完善程度。因此,省国资委将重点督办项目进展(整改)情况放在重要位置。如根据今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省领导协调推动省重大项目工作机制方案》,省国资委负责牵头2个监管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督办,目前均按计划推进并完成销号。
下半年,省国资委将通过强化重点项目联点协调,加强投资后评价跟踪指导等举措,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切实提升投资质效。出台《省属监管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着力构建省属国资创业投资基金体系,加快培育高质量专业化的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推动全省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战略资本、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通过上述举措,确保“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助力省国资“3974”标志性工程和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张皎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