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实习生 李昊杰 综合报道
吕旃蒙,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人,号伯民。吕旃蒙生于湖南省永州市一户殷实家庭。祖父与父亲文武兼修,受家庭熏陶,他自幼亦能文能武。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中,他摒弃旧学,先后就读于县属崇文国民小学和永州频川中学。目睹军阀混战下民族危亡、民生疾苦,他中学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开启军旅生涯。
1935年,他考入陆军大学第十三期深造,与陈明仁为同期同学;1938年毕业后,于次年调任陈明仁所在的第二预备师任参谋长。1941年,他调至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任少将高级参谋,期间赴靖西、龙州、钦州、防城等地视察阵地,因精通谋略、行事勤勉,1942年调任第三十一军少校参谋长,随部驻防靖西、龙州、凭祥一带,并参与了昆仑关战役。
1944年8月衡阳陷落后,日军为打通西南交通线,威胁重庆,纠集9个师团共11万余众,于10月下旬从湖南、广东及越南三路进攻广西,桂柳会战爆发。10月11日,日军分三路进逼桂林,吕旃蒙协助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参谋长陈济桓指挥防御,而守军总计不足3万人,半数为湘粤赣撤退的疲惫之师,战斗力薄弱。
面对敌强我弱的绝境,吕旃蒙写下遗书,誓言“愿与桂林共存亡”。他承担起阵地建设、跨河布防、固守待援的艰巨任务:白天奔赴各师团督查防务,指导修筑工事;夜晚研究作战方案,和衣守在电话机旁彻夜不眠。10月29日,前哨部队与日军交火,31日,桂林全城被围,成为孤城。
11月4日,日军施放毒气弹;5日,又以战车掩护猛攻江东地区。吕旃蒙指挥部队依托防御工事与石山岩洞节节抵抗,屏风山、猫儿山守军与敌反复冲杀,最终伤亡殆尽。8日,江东第三九二团指挥所被围于七星岩,日军向岩内施放毒气,团长率部苦战三昼夜,数百官兵壮烈牺牲。随后,江东、江北相继失守,日军趁江水暴涨强渡漓水窜入城内,截断交通、破坏指挥机关,桂林陷入混战。
11月9日晚,第一三一师指挥所遭敌猛攻。吕旃蒙与第三十一军军长及防守司令部官兵四面冲杀,展开肉搏,血战至次日拂晓。11月10日,因敌众我寡、久战无援,吕旃蒙身中数弹,牺牲于德智中学附近阵地。此役,防守司令部中将参谋长陈继桓及数百名校尉官、数千名士兵一同殉国,其惨烈程度为抗战八年城防战役所罕见。
吕旃蒙生前热心公益,曾在家乡客栈旁修筑凉亭,邀于右任题字刻石供人休憩;还兴办学校、资助水利,主持修整荒废的六合塘,灌溉农田300余亩,惠及百余户农民。
吕旃蒙殉难后,家乡人民为纪念他创办了伯民学校。
1985年,吕旃蒙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抗日烈士,其墓碑得以修复,墓地附近的纪念设施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14年9月1日,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吕旃蒙的名字赫然在列。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李昊杰
编辑:代宏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