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通讯员 陈柄丞 长沙报道
盛夏的长沙,科创热土与产线热度同频激荡。8月初,行走在望城经开区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车间内,工程师们与自动化产线正合力在 “主动安全AI电芯”上精雕细琢——小小一片电芯内嵌传感器,蕴藏着望城经开区以智能终端等“两主一特”产业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硬核底气。
一周前,德赛电池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主动安全AI电芯在长沙发布并正式量产。作为上半年望城经开区的又一高“研”值成果,德赛电池自2023年5月在长沙正式量产以来,快速形成从产品制造到物流系统自动化率达99%的智能化生产体系。短短两年时间,德赛电池再次以“先知芯觉”的科技含量精准回应行业需求,推动中国储能核心技术在“补救式安全”向“自感知防护”转变中拔得头筹。
德赛电池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主动安全AI电芯。
“首台套,望城造。”在这里并非孤例,仅上半年就有量子光腔锁频仪、科芯精工契型劈刀等高光亮相,茶颜悦色首个生产研发基地、旺旺全球首家Special体验馆等项目也呼之欲出。
今年以来,湖南省先后出台支持首发经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政策,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望城经开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始终坚持高端引领,着力打造创新驱动的前沿阵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半年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51%,规工增加值同比增长12.2%,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6%,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高点站位,以产业谋长远之势
从高空俯视,普瑞路以北、腾飞路向西、铜官港辐射,星罗棋布的企业和项目,就像一块块“芯片”集结于望城这块“电路板”上。望城经开区正以充满想象力的技艺和富有开创性的实践,着眼于关键、落笔于实处,精心勾勒出一幅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
望城经开区。
上半年,园区规模工业产值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两主一特”产业占比近88%,引进的53个招商项目中, 48个聚焦五条重点产业链,涵盖智能制造、光电模组、高端装备等领域,占比超九成,产业链集群效应愈发显著。
望城经开区“两主一特”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的市场选择,而是深植于长期布局的历史必然。回溯本土工业发展史,从食品当家的培根筑基,到有色金属新材料的拔节成长,再到智能终端产业的异军突起,园区始终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业实践触摸着高质量发展脉搏。
今年以来,长沙量子研发中心、湖南艾博特机器人陆续投产,中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提速,智能终端加速向前瞻性、高端化布局。在先进储能材料领域,湖南美特新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构建“材料—应用”协同生态,以钴酸锂技术为支点撬动消费电子电池细分市场,德赛电池推陈出新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湖南蒙星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磷酸锰铁锂材料能量密度提升10%-20%,不断为长沙新能源产业注入新动能。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产业亮点频现:澳优乳业特医食品矩阵完善,艾科瑞生物超级工厂投用,华纳大药厂等企业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根据7月2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消息,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5.3%,税收同比下滑1.2%,剪刀差达-6.5%。短期背离之后,是经济新旧动能的切换,也是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而望城经开区则在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51%的基础上,税收同比增长达5.1%,完成了全年预期的62.2%。
作为一个既不沿边又不靠海的中部园区,这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就藏在一条条产业规划蓝图中。今年以来,从《奋力推进“突破两千亿 挺进五十强”目标激励措施》等政策的修订,到持续出台《实施“强企兴园”人才集聚工程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提质的若干政策》,望城经开区对于产业体系建设始终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发力,外引内育两手抓,以集聚效应释放强劲动能。
政策“组合拳”无疑更加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敏表示,“企业未来将横向做强做优做大现有锂电正极材料产业,纵向加快推进钠电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秀生产商。”
这种拼经济、抓发展的战略定力也让望城经开区的“产业家底”变得愈发具象:上半年以来,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新增4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储备30家以上基础级智能工厂。沿着更为清晰的实施路径,望城经开区正围绕“12710”企业矩阵构筑起多点支撑、多元融合、梯次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唯实唯先,以创新行长久之策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前,创新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词。
项目工地上,设备联云上网,工作人员在千里之外利用北斗技术精准监测;智慧车间里,“机器人同事”包揽粗活细活,“数字大脑”控制全流程生产……从“制造”到“智造”, 在望城经开区,一场场向“云端”转身的变革悄然行进,踏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积极谋求自“新”和焕“新”的步履铿锵。
望城经开区推进“智赋万企”暨实施“数智赋能强企”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式。
制造业是一个产业园区的底蕴和根基,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抢抓未来发展制高点,望城经开区势在必得。6月17日,该园区发布《“数智赋能强企”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计划紧扣湖南“智赋万企”行动要求,从“上云用数”入手,带动企业从设备智能化迈向管理系统化,再延伸到决策科学化。根据计划,到2027年,园区云上平台企业达3000家以上,新增数字经济规模产值200亿元以上,打造全省深化“智赋万企”的样板区。
“生产设备100%实现联网,打通全流程生产管理。”金龙电缆副总经理赵丽萍介绍,数字化为企业减少了50%的人工成本,同时效率提升了22%。而泰嘉股份更利用自身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经验,引导支持下游企业建设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实现年搬运量从50万次下降到10万次,最高日产能提升3倍。
谋新求变的,不止扎根本土数十年的“老伙计”。5月14日,利亚德长沙LED产业园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该产业园是利亚德集团布局华中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企业落户望城经开区以来围绕智造体系革新的二次加码。新建的数字化工厂将于今年12月正式投产,成为集LED智显装备、5G智慧照明、光电产业链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智能化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利亚德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企业将构建“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三轮驱动模式,打造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智慧工厂,为望城智能终端产业注入新动能。
在“软硬协同—标杆带动—系统支撑—机制保障”的转型组合拳加持下,一年来,澳优乳业、航天磁电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恒茂信息、证通电子等6个项目获评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联智科技 “北斗+基础设施安全智能监测预警云平台”获评2024年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
“数字化转型是政企双向奔赴、同题共答的战略抉择。”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表示,将以更大决心、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全力抢抓数字时代红利,矢志不渝当好企业发展的最强后盾、最佳拍档。
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腾飞路,一条见证望城数十年发展的主干道,鳞次栉比的厂房串联起历史片段,诉说着从无到有的园区故事。如今,腾飞路上又迎来了一群背着双肩包的创业者。
当一场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湖南,望城经开区挑起了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担当,“基地+基金”“平台+服务”的多维支持体系,构建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落地的闭环生态,推动产业“森林”茁壮成长。
青鹏分子、科芯精工、云端视野……40家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汇聚于此,一粒粒创新种子从扎根到发芽,一批批创新产品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
这里青春激荡,创新涌动。
同向而行,以服务筑发展之基
从2003年在望城经开区成立到201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泰嘉股份已走过20余年发展历程。近日,其三期项目新型合金材料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望城经开区有何魅力,能让企业一再加码追投?
“因为这里有高效率、有温度的服务,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乐土。”泰嘉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方鸿表示。
一方水土何以造就一家成功企业?简言之“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从“对标考核”到“对准需求”,从“被动完成”到“主动改革”,深谙此道的望城经开区吸引企业的秘诀,正是营商环境。而企业在优良的环境中生根发芽,积极创新与转型,不断吸纳新技术、整合资源,又形成了良好的“自循环”生态。
大学生创业项目康丝宁创始人吴直彦在实验室。
去年7月31日,望城经开区发布优化营商环境降成本优服务21条,以“揭榜创新”之势,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十大创新项目主动破题,直击企业 “急难愁盼”。 一年后,答卷如期而至——
成本到底降多少?创新推行“标准地”与“弹性年期出让”模式。完成2宗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以及14宗“标准地”供应,仅湖南骅骝新材料有限公司就降低用地成本约1248万元。铜官港铁路专用线全面施工,预计建成驳接京广铁路后可为益海嘉里、永杉锂业等临港企业节约超15%的物流成本。
提速究竟有多快?创新“预验收+主体先行验收”模式,实现企业投产周期缩短30%以上。“保姆式”服务助力中声海洋建设全周期提前4个月,立稳项目建设“望城速度”金字招牌。
要素保障有多优?风补基金累计放贷近7亿元,撬动14倍资金效能,为百余家企业注入超10亿元“金融活水”。 一年累计服务人才申报2360人次;创新“网络招聘+新媒体+驻点直招+校企合作”四位一体模式,为比亚迪电子等重点企业输送产业工人超2.5万人。
服务能有多暖心?持续发挥“一对一”联点机制,上半年收集企业问题369个,专人对接落实已办结333个;开设“AI驱动创新、DeepSeek赋能企业发展”培训班、高端刀具与智能装备研讨会、数字化转型沙龙……切实提升企业数字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以更优生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望城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剀表示,将通过常态化工作机制,把“一对一”联点具现为惠企政策升级、服务效能提升的实际行动。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时至今日,“望城服务”已成为园区内外企业交口称赞的一张靓丽名片。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在中国产业园区步入深度调整与价值重构的关键期,望城经开区正以战略的定力、企业的韧性、创新的锐力,奋力书写建设“五好”园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样本。这条路或许仍有风雨,但方向已然清晰——向着更优质的产业结构、更优越的创新生态、更优渥的营商环境,大步迈进、坚定前行。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陈柄丞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