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业大省挺起“脊梁”——湖南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盼盼 奉永成 段晶 肖杰夫 编辑:廖轩仪 2025-08-18 09:33:15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风吹过田野,三湘大地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早稻单产创近年新高,蔬菜7小时直达港澳餐桌,生猪出口领跑全国,五彩湘茶香飘海外……

据湖南省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省上下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扎实守牢粮油生产安全底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7月3日,衡山县白果镇,村民驾驶收割机在收割早稻。曹正平 夏建军 摄影报道(湖南图片库)

遍野丰收,三湘“粮仓”更丰盈

8月10日一大早,在岳阳县筻口镇丰瑞农机合作社门口,一辆辆货车载着烘干好的早稻,运往大米加工企业。

“早稻收成是近几年最好的,优质稻价格也不错。”丰瑞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董敏芳高兴地告诉记者,落实丰产技术,加上天气给力,1000多亩早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每50公斤优质稻以151元的价格售出。

在郴州市安仁县,四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凡爱军种的700亩早稻,亩产达到550公斤,比去年增产10%。

在益阳市资阳区,大潭洲村种粮大户曹光辉种的430亩湘早籼32号,亩产达510公斤,每亩比去年增加了30公斤湿谷。

……

一个个丰收笑脸背后,是全省上下一心抓粮食生产的决心和作为。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7月1日,双峰县井字镇花山村,稻田泛金,稻香盈野。李建新 摄(湖南图片库)

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全省各级党政负责人带头抓粮食生产,把粮食增产放在重要地位。

财政过紧日子,但农民种粮补贴不减反增。农机以旧换新、集中育秧、机插机抛作业等各项补贴,均第一时间发放到农民手中。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省农业农村厅研究推广“六增两控”高产技术,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加持下,1819万亩早稻喜获丰收。

上半年,湖南夏粮总产量达46.7万吨、增长1.8%。取得这份成绩,实属不易。

早稻颗粒归仓,1910万亩晚稻移栽提早完成,为晚稻留足生育期,可有效降低后期寒露风风险,为全年丰产打下基础。

7月4日,永州市冷水滩区蔡市镇巴洲滩社区芥菜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收芥菜。雷中祥 摄(湖南图片库)

谷仓满满,“菜篮子”也稳稳当当。8月11日,位于长沙县春华镇的阳雀湖公司基地里,十几个农民正忙着采摘辣椒。

阳雀湖九木公司总经理张卓禹介绍,“辣椒院士”邹学校为辣椒炒肉订制研发了“春华软皮椒”品种,口感好、产量高,深受消费者喜欢。公司通过高标准大棚种植,在全国多地布局基地,能让消费者一年四季吃到新鲜美味的湖南高品质辣椒。

充盈“菜篮子”,关键在建好“菜园子”。近年来,湖南重点规划建设了粤港澳蔬菜供应基地、城镇设施蔬菜供应基地、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特色蔬菜供应基地。同时,大力推广设施蔬菜,实现“春提早”“秋延后”,带动蔬菜产量增长,品种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升。上半年,全省蔬菜(含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4.4%,对农业增长贡献较大。

5月9日,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周家村“沣油2118”油菜种植示范片,村民驾驶农机抢收油菜。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 摄

湖南油菜面积居全国第一。各地大力落实推广优质品种和关键技术,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加上今春气候适宜,油菜亩产创新高,全省平均亩产较去年提高5.8%。

“猪”事顺利,家禽、禽蛋成畜牧业新增长点

作为湖南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生猪养殖规模庞大且稳定。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3145万头,同比增长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年出栏2000头以上大型场户的生猪出栏占比提高到48%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在贯穿湖南的京港澳高速上,一台台从湖南出发的运输车将“二师兄”运往全国各地。湖南生猪养殖有“钱景”,也吸引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兴业。

7月19日,宁乡市湘都生态农庄,萌趣十足、憨态可掬的小花猪从1米多高的跳台上跳入水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5月16日,湖南农业集团与法国科普利信集团签署生猪育种股东合作协议和肉品深加工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生猪育种创新和肉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正大集团拟与宁乡市合作建设的屠宰加工项目已进入签约“联姻”阶段。

“猪”事顺利,屠宰加工快速发展。上半年,湖南通过实施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工程,新增投产屠宰加工项目8个,其中生猪屠宰项目4个,新增生猪屠宰能力335万头。全省规模以上生猪屠宰量达1374万头,排全国第4位,规模以上集中屠宰率达44%。

猪拱门,财富来。翻看上半年湖南农业经济成绩单,畜牧业表现亮眼。全省畜牧业产值高达95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3成,同比增长3.47%,增幅高出全国2.56个百分点,排中部第1位。增速不仅领跑中部六省,更是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

湖南香乡猪食品有限公司养殖的生猪。 通讯员 摄

一条鲫鱼的增值空间有多大?湖南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答案是3倍以上。该公司通过精选鱼苗、智慧生态养殖,让鲫鱼身价倍增。通过“鱼脸识别”,水里鱼的种类、长势变化等在大数据平台上一屏尽显。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湖南出台《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生猪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组织实施国家生猪产业集群、牛羊提质增量行动、省级家禽产业集群等重点项目,促进畜牧业增量提质。

上半年,湖南家禽出栏26591万羽、禽蛋产量61.3万吨,同比增长10.4%、11.3%,家禽、禽蛋成为我省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出口加速,“湘”字牌农产品受欢迎

“他们不是卖完机器就走,而是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用。”这是多位尼日利亚农民对湖南农机企业的印象。在万里之遥的非洲,湖南农友机械集团尼日利亚工厂成为当地农民信赖的“农机4S店”。

在湘中小县城双峰县,一批批外国客户到访,询价、看产品、签订单……从旋耕机到收割机,从烘干机到粉碎机,一批批双峰小农机畅销海外。

“从单机出海到海外建厂,从外出叫卖到客户主动上门,我们逐步掌握市场主动权。”8月10日,湖南农友机械集团董事长刘若桥告诉记者,省里高度重视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体化推进研发制造推广应用,通过“两重两新”项目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湘产农机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公司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农机整装待发。 李建新 摄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多家企业携木薯挖掘机、丘陵收割机等新品亮相,现场签约及意向订单金额超1亿元。中联重科的大马力油电混动拖拉机,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广受欢迎,出口额轻松跨越1.9亿元大关……

湖南农机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据长沙海关发布的数据,上半年,湖南省农业机械出口总值为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9.5%。

从地上跑的“铁牛”,到杯中喝的茶叶、碗中吃的猪肉……上半年,湖南农业外贸出口数据一片红火。

烈日炎炎,在长沙县金井镇的茶园里,茶农穿梭在半人高的茶垄里挥汗如雨,正通过纯人工方式进行除草。

“人工除草成本高,但茶叶品质更好。”湘丰茶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有机肥为茶树增加养分,以人工除草代替除草剂,高标准、严要求制出的精品好茶,畅销中东、欧盟等57个国家和地区。

长沙县金井镇茶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近年来,湖南以产业链思维做大做强湘茶,通过生态化种植、精细化加工苦练内功,通过品牌打造、产销对接等外拓市场,推动湘茶出湘、出海。

据长沙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湖南出口茶叶2.8万吨、同比增加33.6%,出口总值5.4亿元、同比增长30.4%,出口量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作为生猪养殖大省,湖南猪肉外调量大质优。上半年,湖南出口肉类产品0.96万吨,同比增长10.5%,其中猪肉出口量排全国第1位,占全国猪肉出口总量的32.5%。这意味着,全国出口猪肉近三分之一来自湖南。

江永县潇浦镇向光村,孩子在新建的儿童活动中心快乐玩耍。 田如瑞 摄

农作物高产,农产品优价,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8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短评

喜看稻菽千重浪

杨建建 肖杰夫

夏粮归仓时节,省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农业经济数据: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湖南这个农业大省端牢中国饭碗的坚实支撑,也是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湖南担当。

粮安天下。上半年,湖南通过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从技术集成上寻找突破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洞庭粮仓”,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农业生产既要有产量,更要有质量。在洞庭湖腹地的益阳市,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随时监测着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常德鼎城区的稻米产业集群,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溯源。这种从粮食产量延伸到粮食质量的全要素提升,正是湖南扛牢粮食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底气。

农业大省挺起“脊梁”,还在于产业融合与创新的双重突破。

上半年,湖南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支持生猪、蔬菜、水果、畜禽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提质促新。其中,全省生猪出栏3145.1万头,同比增长0.7%,实现增速由负转正,全国出口猪肉有三分之一来自湖南。同时,家禽、禽蛋已经成为湖南畜牧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隆平高科分子育种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筛选抗病基因;持续扩大规模的湖南农机走出国门,海外圈粉;岳阳城陵矶港,满载湖南茶叶、柑橘的冷链专列驶向欧洲。这种“科技+产业+贸易”的新模式,让湖南农业产业在融合与创新中找到新的发展支点。

从洞庭湖畔的稻浪翻涌到湘南农村的特色种养,从岳麓山实验室的种质创新到生产流水线上的精深加工,湖南上半年农业经济答卷,结满了硕果。这份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是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战略的坚定践行,也是千万湖湘儿女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秋收的序曲已经奏响,三湘大地上正期待新的丰收。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盼盼 奉永成 段晶 肖杰夫

编辑:廖轩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