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邵一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不成功,则成仁”——邵一之的战场誓言,浓缩了湖湘子弟“心忧天下、舍生取义”的精神基因。这位从湘阴田间走出的黄埔军人,以生命践行了对民族的忠诚。他的血与昆仑关的烽火一同铸入抗战丰碑,诠释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永恒命题。
从湘江学子到铁血军人
邵一之(1904—1939),原名邵镇堃,湖南湘阴县六塘乡人。1926年,22岁的他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毕业后,他从排长起步,凭借战功晋升至副营长。
1936年,邵一之被选深造,系统学习机械化作战理论。次年淞沪会战爆发,时任装甲兵团战车防御炮营中校营长的他率部参战,在战争的淬炼中崭露头角。
生死驰援南宁
1939年11月,日军为切断中国西南国际补给线,直指南宁。16日,钦州湾登陆日军占领防城,次日占领钦县,南宁危在旦夕。
11月16日,第五军南下增援。邵一之立誓:“此去不成功,则成仁!”
11月23日,邵团急行军抵达南宁北郊二塘,面对兵力、火力均占优势的敌军,邵一之在阵前怒吼:“师主力到达前,纵使子弹打光,用牙也要咬住鬼子!”
五弹殉国的最后48小时
11月25日,日军以飞机重炮掩护,向二塘阵地发起猛攻。邵一之指挥官兵依托地形顽强阻击,击退日军多次冲锋。全团官兵终日未进粮水,仍杀声震天。
11月26日,日军分兵迂回包抄。邵一之亲率步兵第一连突袭敌后,身中两弹仍拒撤包扎。中午,他带伤驰援时再中三弹。卫士回忆:“团长倒下时,指挥刀仍紧握在手!”
此役阻滞日军北犯两天半,为第五军主力集结赢得关键时间。
国民政府追赠邵一之为陆军少将。1950年新中国追认其为抗日烈士;2015年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代宏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