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袁国平:九十九发子弹射向敌人 最后一发留给自己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黄舒婷 2025-07-30 22:44:2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111.jpg

袁国平。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综合报道

袁国平原名袁幻成,又名袁裕,字醉涵,笔名最寒,1906年5月26日生于湖南省邵东县。

1938年春,袁国平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是新四军领导成员之一。这位湖南邵阳走出的革命者,人生轨迹已然闪耀——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在五次反“围剿”和万里长征中锤炼成军中栋梁。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袁国平以文韬武略独树一帜。1938年4月26日,初到皖南的他即席演讲,在场的老战士李岩回忆说:“各种发言、报告,听了好多,但是从来没有听到像袁主任这样的演说,口才这么好,声音这么洪亮,很有煽动性,听起来特别受鼓舞。”

袁国平酷爱读书写作,具有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和很高的理论水平。在袁国平的指导下,新四军的文艺战士创作出了一批反映并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作品。袁国平还受项英的委托,主持并参与了新四军军歌的创作。他与叶挺、项英、陈毅、周子昆、李一氓等同志一起集体创作歌词,和作曲家何士德商量作好曲谱,在1939年7月1日试唱。

在新四军的作风建设上,袁国平始终不忘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军队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有处处为群众着想、严格遵守纪律,才能保持党和军队的纯洁。他要求新四军政治工作干部应具有“廉洁、牺牲、勤劳、笃实、谦和、诚挚及言行一致”的品格。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多人在奉命北移时遭到中国国民党军队包围。激战中,袁国平被连打四枪,性命垂危。战士们不愿放弃拯救袁国平,但在章家渡他们又与敌军遭遇。袁国平为了不拖累部队突围,趁着其他人不注意掏出了手枪,举枪自尽,兑现了“如果有一百发子弹,要用九十九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941/74/151683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