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实习生 李昊杰 综合报道
彭士量,号秋湖,1904年8月5日生于湖南浏阳。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
1932年,彭士量考入陆军大学第11期深造,1935年12月升任第83师参谋处处长,后又担任预备第4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在军旅生涯中不断锤炼军事素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彭士量义无反顾投身抗日前线,率部先后参与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及第一次长沙会战,在烽火中践行保家卫国的誓言。
1941年,他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兼干训团教育处长;1942年年底,调任陆军第73军暂编第5师副师长,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3年,彭士量升任暂编5师师长。同年11月,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在滇西发起常德会战,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暂编5师奉命坚守石门,阻止日军从西向包抄常德。
11月8日,日军第3师团、第13师团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猛攻石门,彭士量指挥全师官兵浴血奋战,坚守8昼夜,部队伤亡惨重。15日拂晓,完成掩护第73军撤退的任务后,暂编5师奉命撤出石门,行至岩门口时遭遇日寇阻击。彭士量指挥部队奋力回击,在组织渡渫水河时,不幸被敌机机枪击中要害,身受重伤。
临终之际,他对属下高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 牺牲时,年仅39岁。
彭士量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1985年,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作为首批入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湖南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国民党军抗日将领,南岳忠烈祠留存着他的纪念碑、遗书与墓地。
2015年12月,石门县政府为纪念彭士量烈士,在石门县岩门口为彭士量将军修建了名为“彭士量将军殉国处”的纪念碑。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李昊杰
编辑:何青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