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梁芋轩 衡阳报道
初秋时分,湘南大地绿意盎然,稻田里的水稻在汨汨清流的滋养下,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守护湘南粮食安全50多年的欧阳海灌区,在系列“强筋健骨”的改革措施下,迸发出勃勃生机。
欧阳海灌区衡南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省级试点。
“装备升级”和“水价改革”的双向加持
衡南县宝盖镇福全村的书记廖灵辉今年乐开了花。该村1000多亩的水稻田经过“装备升级”后,大大提升了用水效率,实现了智能取水、用水。“现在放水、耕田、插秧、收谷等环节都是机械化了,大家只要做好管理就行。”廖灵辉介绍。
去年年底开始,被明确为省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欧阳海灌区(衡南片)悄然拉开了改革序幕。福全村的1060亩农田,是本次5万余亩改革试点的先行区,由省水利厅为主投资310.42万元,历时5个月建设完成。深埋地下的PE输水管道取代了老旧的田间渠系,高效节水计量设施鳞次栉比,66个田间自动化取水口随处可见。
福全村的田间自动化取水口。
农业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节水的潜力也最大。农业水价改革的本质是利用价格杠杆来促进节水。那么,如何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期下,利用水价这个杠杆来撬动节水增效?
廖灵辉介绍,福全村采取自收自支的模式,组建用水户合作组织,按照20元/亩的价格向用水户征收水费,根据灌区节水奖励机制,奖励节约用水户,多征超标准用水户。征收上来的水费主要用于清渠护渠、工程管理、人员工资等。对农户而言,渠道有人管,水利工程能够良性运转,灌溉用水也能够得到保障。
福全村农业水价改革台账。
例如,福全村村民廖友生承包了150余亩的水稻田,今年预交了3000元水费。同时,作为先行区的管水员,他还要负责250亩农田的管水放水工作,合作组织按每年3000元标准给他发放工资。
“我的水稻种植成本还降低了。以前毛渠(田间渠系)没有维护,经常放不出来水,我们不得不去附近山塘抽水灌溉,遇到大旱年份,塘水都被抽干了,电费都不只3000元。”廖友生说到。
有了硬件设备和水价机制的双向加持,福全村的用水效率大大提高了。欧阳海灌区衡南县东支干渠管理所所长王晓宏介绍,改革前算上渗漏、自然蒸发等因素,单季稻实际每亩综合耗水达600立方米。如今,每亩灌溉需水只要300立方米,节水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项目提质”和“精细管理”的双轮驱动
大型灌区是粮食生产的主战场,做好灌区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省欧阳海灌区管理局积极争取“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中央投资5.2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近4亿元。
欧阳海灌区渠道工程“旧貌换新颜”。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在一次次续建配套和工程更新改造中,欧阳海灌区的渠道工程实现了“旧貌换新颜”。近300公里的干渠基本完成了防渗衬砌,成为“三面光”渠道,通输水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灌溉面积3000亩以上的支渠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很多支渠恢复到了建设之初的灌溉能力;许多危及运行安全的大型渡槽、倒虹吸管、暗涵等得到重建,困扰多年的“中梗阻”支渠不畅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不少多年没有通水的尾渠和支渠再次畅通“跑水”。
欧阳海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大市倒虹吸管加固改造。
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近年来,省欧阳海灌区管理局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制定渠道工程管理的一整套标准化精细化操作规程,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巡渠APP,不断加强渠道管理与维护。持续开展清障清淤清杂草义务劳动,积极向上级争取清淤疏浚资金,投工投劳两万余人次,完成干、支渠清淤扫障217.76公里,从根本上解决干渠和重点支渠壅水、卡水、阻水现象。
管理局还创新机制,与地方政府共同成立欧阳海灌区干渠河长制,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依托“检察长+河长”持续开展灌区“四乱”整治。如今沿渠百姓的水工程及水资源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四乱”问题明显减少,灌区破坏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涉渠工程需批复已在当地形成统一认识,渠道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在“项目提质”和“精细管理”的双轮驱动下,欧阳海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测算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1,新增节水能力3500万立方米,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8.55万亩。
“数字孪生”和“现代灌区”的双向奔赴
作为全省唯一开展水利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的单位,省欧阳海灌区管理局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从2021年以来,持续开展数字孪生建设,实现了“数字孪生”和“现代灌区”的双向奔赴。
数字孪生欧阳海灌区系统。
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数字孪生欧阳海灌区系统按照“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布局开展工作,根据灌区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导向,解决了灌区工作人员大幅减少、工程预警减灾能力不足、业务管理和水资源调度能力薄弱及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真正实现“管用、实用、好用”。
数字孪生欧阳海灌区能够精准掌握流域水资源存量、算清水资源需量、预测水资源增量,同时还能利用水库防洪调度模块,制定科学的调度方案,经方案预演和精准分析后“大胆”决策,在应对2022年极端干旱天气和2024年“格美”台风大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统根据田间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实时雨情、土壤墒情等数据,自动动态控制灌溉流量,起到节水高效灌溉作用;利用AI技术,通过摄像头自动监测工程突发险情、“四乱”破坏行为等,确保灌区工程运行安全;自动识别靠近渠道工程的人员是否为灌区工作人员,对非工作人员予以语音报警驱离,还起到了“防溺水”等作用。
“通过开展数字孪生欧阳海灌区建设,灌区工程可以随时了解和控制水位变化全过程,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灌区管理所在职职工从100多人下降到不足60人,用水量我们测算比去年同期节约8%以上。”信息与调度科科长徐君表示。
如今,畅行无阻的灌区水一路欢歌,奔向塘堰河库、田间地头。欧阳海灌区借助改革的星星之火,撩动着“老”灌区迸发“新”势能,朝着“安全、节水、智慧、生态、创新”的现代化一流灌区阔步迈进,助力湖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芹 梁芋轩
编辑:刘秋平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