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内陆出内陆①|湖南打造改革开放高地“岳麓对”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刘志雄 编辑:高芹 2023-08-11 10:07:1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1800多年前,《隆中对》促成“三分天下”时局。今天,就湖南如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红网“观潮的螃蟹”推出“岳麓对”。希望在对谈碰撞中纵论天下,进一步明晰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的要义,为湖南探寻“在内陆出内陆”的新路径提供建设性助力。

640.png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诸葛亮与刘备在1800年前的“隆中对谈”,成就了蜀国霸业。

800多年前在岳麓书院,朱熹、张栻进行了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是一次难得的思想碰撞。

无论是《隆中对》,还是“岳麓对”,都是要剖析形势、交流思想、谋划长远。中国古代如此,今日之改革开放同样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已逾40年。对于有广袤土地和大量人口的内陆地区而言,如何探索新时期改革开放新路子,既关系区域发展,更关乎国家长治久安。

640 (1).png

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图片来源:湖南自贸试验区网站)

内陆地区更需要深化改革

历史上,内陆一直是中国贸易和创新的主要路线。

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内陆地区与其他全球经济体的更紧密联系,也倒逼内陆地区要有更深层次的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

对湖南而言,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赋予湖南的重要使命任务,也是湖南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之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后发者的内陆地区要谋求发展,尤其需要制定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目标和策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说,倘若目标和策略失误,违反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无法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而去向上级争取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特惠,将成为扭曲市场和吃掉财政补贴的“黑洞”。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市场闸门越开越大、竞争机制日益健全以及价值规律作用的持续提升,市场配置要素资源的功能和效率逐步显现,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腾飞。

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和系统性风险随之增加。

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中国(湖北)自贸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钱学锋认为,通过深层次的制度体系机制创新,在充分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提高政府监管服务效能,打造对标国际、公平透明、法制健全的营商环境,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使改革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有效破除发展主要矛盾的内在有力支撑。

内陆地区改革的关键在哪?

改革开放既有自上而下的规划,也有自下而上的探索。

党中央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不断提供宽容的社会环境和有利的政策空间,为基层探索创新和民众自发创造提供了优渥土壤。

对地方而言,既要按上级要求推广落实好已有的改革经验,又要“为国家试制度”“摸着石头过河”,进行小范围基层探索。

我国改革开放就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640 (2).png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经开区区块。(图片来源:湖南自贸试验区网站)

那么,对湖南等内陆地区省份而言,改革的关键在哪?

记者梳理发现,“制度体系机制创新”这一被学者频频提起的长词,或许正是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关键。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曾在《中国发展观察》上建议,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中部地区加快高质量崛起的重要保障,构建有利于中部地区加快高质量崛起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因区施策,因业施策,靶向施策,不断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钱学锋也认为,从未来改革发展方向而言,顶层设计层面应通过创新制度性要素供给,构建稳链、强链、补链、延链“四位一体”产业链稳健发展生态。

640 (3).png

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现场。

改革开放至今,湖南不乏思想观念上的准备,因此,更要发挥制度创新在打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以及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认为,湖南等中部省份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更应该在制度上开放创新。

“湖南要吸引人才、吸引企业,能否在一些市场准入条件上向国家申请探索尝试?能否在人才和企业的优惠政策上向东部省份看齐甚至更高?”刘勇对记者如是说。

梅新育也认为,湖南除了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等通用方面有制度创新之外,更要着重围绕湖南的资源禀赋发力。

“把湖南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棋局中,有什么比较优势?有哪些大的发展潜力?就要有针对性地为这些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实现投入同样的改革行政资源,让发展成果最大化。”梅新育以湖南的文化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例,他认为当前中国正迎来文化产业繁荣,而西方日益严重的“政治正确”,影响了他们的稳定发展环境,为我们文化产业、制造业加速超车创造了更好环境。在开放背景下,这是湖南的机遇,可以放松一些出口管制,让经济和创新的活力迸发出来,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湖南加快改革需要借鉴什么?

更具体些,湖南身为内陆省份,可以从同处内陆的其他省份吸收到哪些营养?

记者以农业和科技创新为例,分享外省的两个经验。

640 (4).png

永州市东安县井头圩镇大义村稻田。

湖南是农业大省,在种业研发培育、农业机械制造上有一定基础和优势,但也面临当下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安徽省淮南市在全国首创“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其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和农民增收。此举也将小田变为了大田。

再举科技创新的例子。

聚焦研发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安徽省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首席科学家、经费包干制、编制周转池、科技大市场等机制,合肥已组建5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和服务高校院所。

640 (5).png

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突出,攻克了多项国际技术难题。

湖南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长沙要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都是为了以一省科技创新之力,为筑牢科技强国根基添砖加瓦。

但相较安徽合肥,长沙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2018年以来,9所在长重点高校的本地成果转化率仅为23.4%,远低于合肥的75%。

对此,刘勇认为,湖南应加大产学研一体化力度,向市场要效率,通过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分工,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产出向企业集中。还要高度重视大企业的科研能力,可以在每个领域确定一些龙头企业,让他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高校、科研院所服务经济发展,使科研和生产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新老问题交织、新旧矛盾叠加的挑战,唯有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才能奋力开创发展的新境界。

记者认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一方面,需要有敢想敢干的改革气魄,另一方面,可以多学习借鉴。既要向东部沿海学,也要向中西部兄弟省份学。内陆省份相互借鉴学习,必将让“在内陆出内陆”的路子更宽广、步伐更迅捷。

观潮.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刘志雄

编辑:高芹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646742/55/129472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