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凡十年水利答卷丨十年治水保安澜 水润民安稳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李志军 李永刚 易知之 刘燕龙 杨怡晴 编辑:江雪 2022-11-02 18:56:12
时刻新闻
—分享—

酒埠江灌区全力保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李志军 李永刚 易知之 刘燕龙 实习生 杨怡晴 报道

2013年全省性大旱、2022年超历史极端干旱,旱情异常严重,旱灾基本可控,湖南靠的是什么?

2014年沅水中下游超历史洪水、2017年全流域特大洪水、2020年洞庭湖持续60天超警戒水位洪水,全省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从8.56%降到0.63%,湖南凭的是什么?

在这些工作中能找到答案。

十年来,湖南水利系统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十年来,湖南水利系统围绕“一湖四水百城”防洪格局,着力构建了“水库控洪、堤防挡洪、河道行洪、堤垸分洪、泵站排洪”与“调度错洪、责任守洪”的“5+2”防洪新格局;

十年来,湖南水利系统深入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变革,全面提升“一湖四水”防汛抗旱能力,守住了这一方河湖安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奋力谱写了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篇。

主动应战,大旱之年无大灾

“真没想到我家这400亩中稻还能丰收!”岳阳市湘阴县岭北镇铁窑社区种粮大户王梓红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忙碌时的这句感慨,正是今年抗旱保灌最好的注脚。

今年,湖南遭遇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干旱,洞庭湖城陵矶提前2个多月进入枯水位,80余条中小河流出现断流。面对来势汹汹的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准调度,全省水利部门以“汗”抗旱,水利工程持续发挥作用,最大程度减轻了旱灾损失。

大旱之年无大灾,得益于水利人不辞辛劳的坚守。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长江委和省委省政府防旱抗旱决策部署,秉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建立抗旱工作专班,持续分析研判旱情形势,精准实施用水解困措施,深入推进“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活动。

7月以来,近9400余批次、5.3万余人次的工作组奔赴各地,实地解决保灌保供问题超过8000余个。

同样遭逢大旱,比起2013年,尽管今年高温时间之长、降雨之少、河湖水位之低、蒸发量之大更胜往期,但全省旱灾程度明显偏轻,作物受灾面积和因旱饮水困难人口仅为2013年的27.6%和5.8%。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这十年来水利工程抗旱基础能力的不断提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引调提水工程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洞庭湖区北部补水,这些年持续投入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这场历史性的旱灾面前扛起了稳定粮食安全基本盘的重任;得益于这十年来水利苦练抗旱内功的不折不挠,“7531防旱抗旱工作机制”、工作专班和专报制度,水利人时刻盯紧旱情发展,坚定地扛起了防旱抗旱主责,负重前行的背后是这些年的无畏付出。

欧阳海水库泄洪。

科学作战,迎汛而上保安澜

拦洪27.33亿立方米,降低沅水桃源、资水桃江水位2至2.5米,降低洞庭湖城陵矶水位0.6米,这是应对2017年“6·22”暴雨洪水时联合调度省内大中型水库取得的耀眼成绩。

洪峰流量10600秒立米削减至5100秒立米,拦洪12亿立方米,降低资水干流桃江站洪峰水位5米,避免了水库下游河段超保证水位,这是2019年7月上中旬调度柘溪水库受水利部通报表扬的全国典型。

应对流域性大洪水,湖南历来有绝招:以水库作为防洪重器,坚持流域“一盘棋”,统筹一江一湖四水,力争每座水库的调度效益正向叠加,实现效益最大化。仅3年,省调度骨干大型水库就累计拦洪超290亿立方米,减淹城镇34个,53万人免受洪涝冲击,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达109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累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持续开展水利建设,蓄泄兼筹、洪旱兼治,着力构建湖南水安全保障体系。

136个城市防洪保护圈闭合、24座大中型195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工、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系统开展、洞庭湖三大垸安全建设完成,一批防洪减灾工程的建成让湖南洪涝无忧。

莽山、涔天河等大型水库、东安县芦江、长沙县白石洞等中型水库建设,让群众的“水缸子”饮水无虞;大型灌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让每一个百姓吃得更饱。

水润无声,十年水利建设的福泽时刻滋润着三湘大地。

水文尖兵。

常态备战,多措并举显成效

“今天晚上将出现特大暴雨,请各村组提高警惕,及时组织好危险区人员转移”,随着警报长鸣,预警广播连续播报,今年“5.12长沙县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在长沙县金井镇石井村拉开帷幕。

湖南地处我国东南腹地,地形地貌复杂、水系发达、雨量丰沛,山洪灾害易发多发,全省山洪重点防治区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近18%,区内人口超过600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山洪灾害防御理念,先后建成雨水情遥测站3813个、图像监测站1332个、视频监测站631个、无线预警广播20914个,基本实现了山洪灾害防御监测实时、预警提前、转移迅速、避灾有效的目标,逐步解决了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手段缺乏的问题。

得益于防御手段的提升,近十年全省年均因山洪灾害死亡(含失踪)人数从前十年的93人减至18人,2020年以来连续3年实现零伤亡,更是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山洪防御默戎奇迹”。

每天早晨8时,全省实时水情信息从各个站点汇集,专家随即展开分析预测,并最终分类形成水文信息,相关实时信息在水旱灾害防御云平台及时共享,这是水文中心每天早上的必修课。

近年来,湖南省聚焦水旱灾害防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关键环节,加强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先后开发风险管理、预警发布、工程调度、智能化预案、旱情分析等30余个专业微应用。

尤其是今年搭建的全省防汛抗旱沙盘模型,不仅能实现流域态势、防洪减灾、抗旱灌溉、电水联调、水资源利用等场景交互,更能对主要河流水情、调度方案等展开推演,堪称全省防汛抗旱的“黑科技”。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李志军 李永刚 易知之 刘燕龙 杨怡晴

编辑:江雪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2022/11/02/120043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