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年交答卷” 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按下“加速键”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诗颖 李长宏 编辑:王津 2022-05-07 23:17:0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摄影 李长宏 长沙报道

2020年9月,湖南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

改革的步伐迈出一年多的时间,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按下了“加速键”

WechatIMG4469副本.jpg

按照“半年打基础、一年见成效、两年交答卷”的总体工作安排,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紧抓为期两年的改革试点机遇,以最坚定的决心和最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44621651896846_.pic_hd.jpg

5月7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按下了“加速键”今年是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工作的收官之年。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打造低空空域改革的“湖南样板”这一目标是否已现雏形?5月7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作出了详细解答。

  从“0”到“1”多项试点工作创全国第一

  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其中包含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融合发展。去年以来,湖南在法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低空空域划设方案编制、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机制创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通用机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44671651916082_.pic.jpg

去年以来,湖南在法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低空空域划设方案编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总体来看,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可以总结为“三方协同初见成效、基础工作基本完成、重点事项有序推进、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具体来看:

1、批准实施全国第一部低空空域划设方案。

编制完成全国第一部省级空域划设方案《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依据方案,湖南省低空空域(3000米以下)分类划设管制、监视、报告三类空域共171个,规划常态化低空目视飞行航线97条。

2、发布全国第一个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

3月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会同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民航中南地区空管局印发了《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为通航用户提供协同运行服务,是全国第一个军地民三方联合发布的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

3、建成全国首个可服务全省的A类飞行服务站。

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的指导下,湖南建成长沙飞行服务站并投入使用;建设了湖南省通航综合服务平台,签订全国第一个由军地民三方共同签订的空管协调试运行保障协议。

4、建设湖南低空空域监视通信网。

综合运用“北斗+ADS-B+5G”三模技术建设低空监视通信系统,全省建成53个地面监视站,基本实现湖南全域低空监视全覆盖,推动解决“看不见、联不上、喊不应”等通航飞行安全问题。

5、发布全国第一个省级专题低空航图《全国目视飞行航图(湖南专题低空航图)》。

结合湖南空域划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整理形成了全省低空目视空域和低空目视航线的原始资料,经空管局情报中心审核校对后,已在全国目视飞行航图中发布《湖南专题低空航图》,并通过“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互联网在线发布。

6、出台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1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政府引导支持、发挥市场作用、政策协同发力、培育通航全产业链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出台了关于加快通用机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培育消费市场、强化要素保障等四个方面共十二条政策。

7、打造低空经济交流合作平台。

去年7月,湖南成功举办了首届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3天观展人数超过20万人次,创国内同类型展会规格和规模之最。今年,湖南将继续举办第二届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构建集展览展示、贸易投资、科普宣传为一体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8、制订全国第一个低空目视飞行规则。

在参照现行飞行规则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湖南低空空域分类划设、低空飞行航线网络构建等改革成果,正在抓紧编制《湖南省低空目视飞行规则》。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低空飞行规则类文件,有助于湖南更好地完成《实施方案》提出的“实现基于规则的低空目视自主飞行”改革目标。

9、建设湖南省低空空域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湖南正抓紧建设湖南省低空空域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具备通航飞行计划申报、空域动态管理、临时空域审批、飞行动态监视等功能,能有效实现军地民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力支撑实现通航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域服务”和低空空域“无缝衔接、灵活转换、高效使用”。

10、编制通航地方性法规。

湖南制订《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草案)》,条例主要规定了通用机场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低空空域划设与使用、飞行服务、安全监管、产业培育等内容。

通过这些成果,我们不难看出,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步伐之迅猛,在这些突破性的成效中,湖南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也展现了通航产业从高速发展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投射。

  摸着石头过河打造低空空域改革 “湖南样板”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湖南的低空空域改革并没有先例可循,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真高1000米(含)以下的空间范围,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低空空域的航空活动安全至关重要。

44661651915966_.pic_hd.jpg

湖南建成了中南地区首个A类飞行服务站——长沙飞行服务站。

为保障通航的飞行安全,湖南建成了中南地区首个A类飞行服务站——沙飞行服务站,不仅可以为通航用户提供飞行计划处理、航空情报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气象情报服务,还可以提供飞行动态监视和飞行中服务。

如今,长沙飞行服务站现在已经实现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服务模式,通航用户只需在电脑端或“享飞就飞”手机APP上即可完成。

2021年11月13日,长沙飞行服务站在株洲、宁乡、岳阳三地划设了2700平方公里空域开展试运行,截至2022年5月6日,共实际执行申请飞行计划5425架次,总时间881小时46分,试点空域开放率达到75.49%。未来,随着飞行服务站各项服务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完善,还将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实现空域资源的动态释放。

随着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航的敏捷高效特点将发挥得更加充分。通航与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更加紧密地结合,低空空域的有序开放,也将进一步引发通航市场的全面拓展。

44681651916107_.pic_hd.jpg

通航与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更加紧密地结合。

如今,乘势而上的湖南正以低空空域为依托,涉及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并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已释放出巨大生产力,在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展现出无穷潜力,低空空域改革的“湖南样板”如今已初见雏形。

       未来的湖南,“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

有人说“无机场,不通航”,要保障通航“飞得起来、落得下去”,通用机场的建设是关键。

目前,我省已建成12个通用机场(其中A1类1个),9个运输机场基本满足通航功能,6个通用机场场址已得到核准,并已上报了一批通用机场场址申请核准。

44631651896870_.pic_hd.jpg

株洲淞沪通用航空机场。

要解决好天上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地面的问题。

为适应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需要,加快建成全省通用机场网络,促进湖南通航产业加快发展,湖南编制印发了《湖南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5年)》,着力构建“1+13+N”通用机场网络格局。(“1”即在长沙市建设全省的枢纽通用机场,有效连接各市州;“13”即在其余13个市州各建设一个中心通用机场;“N”即其他通用机场和直升机场。)

“十四五”期间,湖南还将选择在地方政府积极性高、通航产业发展有基础、通航飞行需求强、其他运输方式不足的县市区,规划建设54个A2类及以上通用机场;2026至2035年,将继续推动建设57个A2类及以上通用机场。同时在全省各乡镇、3A级以上旅游景点、县级以上医院、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规划建设3000多个直升机起降点。力争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

如今,湖南已切实担负起了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在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低空飞行保障、激活低空空域资源、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技术支持等方面加速探索、大胆尝试,全力打造低空空域改革的“湖南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经验,为国家全面推进低空空域改革走出一条新路径。

螃蟹稿文尾新图.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诗颖 李长宏

编辑:王津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2022/05/07/1122141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