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14日讯(通讯员 何月明)“时间流逝,您无怨无悔;信守承诺,您不离不弃;乐于付出,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您尽心尽力。”这是新宁县水庙中心小学何丽妮老师的真实写照。
何丽妮扎根农村20年,为农村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地。从20岁的花季少女到如今的中年妇女,她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农村孩子。2004年秋,何丽妮为了照顾孩子及家庭,毅然选择离开父母,由邵阳县调入新宁县,原本有机会进入县城学校任教,但她却说:“我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需要我”。义无反顾,她到水庙这个小山村一待就是16年,16年的朝朝暮暮,16个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何丽妮从未请过一天假,就连母亲去世的那些天,她都从未间断过上课,每天总是上了课再回家守孝。
何丽妮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检查学生是否到齐,遇到天气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的是符合适,早上是否都吃过了早餐。特别是疫情期间,早晨中午体温测量、室内外消毒是她的必修课。若遇到孩子生病,作为班主任的她,必须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学生需就医时,及时带他们上医院,并向家长告知病情。中午学生就餐,她必须坐堂陪餐,谁的菜少了,谁的饭少了,谁没吃饭……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做到事无巨细。学生开会、做操、搞活动,她从头至尾,全程陪伴。
她常说:“父母把孩子交给学校,作为老师的我就应该把孩子照顾好,让家长放心。” 她还常跟孩子说:“在学校,老师就是你们的父母,你们有什么事,尽管来找老师。”
现在学生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骄傲娇气,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们的年龄、心理特点,何丽妮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2019年下学期,学校举行了“争章活动”,她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卫生我行动”,班级活动中经常进行阅读比赛,讲英雄故事比赛。还组织学生做了一期发现教室活动,在省级刊物《小学生导刊》中,指导学生发表了数篇作文。
从教20年,班主任19载,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何丽妮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了自己的独特方法。她说:“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如果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班团队,各项工作就很难顺利地开展下去。”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她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还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就拿现在的班级来说吧,现在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副班长协助,其他具体工作再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每天早晨由班长分配各项任务,卫生委员负责安排值日生,并检查教室和公共区卫生,生活委员负责早餐、中餐、营养餐的发放,学习委员负责督导早读、学习上的事情。当然作为班主任的她还随时随地做检查指导工作。这样一来,班内的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的得到开展。
对待学生,何丽妮总是不离不弃,无私奉献。三年前,她班上有个学生叫蒋鑫新,由于车祸的原因造成身体残疾,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从那以后,作为班主任的她就肩负起照顾蒋鑫新的任务。上厕所、吃饭、喝水只要蒋鑫新有需要,她随时都在蒋鑫新的身边。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她还时常跟蒋鑫新谈心,讲张海迪的故事,鼓励她建立自信,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并且在学习上,根据蒋鑫新的特点,制定个案教学。如果在家做康复训练不能来校,她就经常打电话关心蒋鑫新。通过三年来的努力,蒋鑫新同学的学习和身体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路艰辛一路歌,通过一系列的创新管理,何丽妮所带的班级在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成绩斐然。学校的班级评比中曾多次评为优秀班级;历次统考中,整体成绩名列前茅。在2019年上下期统考中,都是全镇本年级第一名;2019年度,所辅导学生参加绘画、书法、征文、诵读等竞赛中,均获取一、二、三等奖多个奖励;本年度,她也被评为“模范示范岗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
何丽妮就是这样一位,甘居平凡,默默奉献的好老师。在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她用生命的火炬,为他们开道。
来源:红网
作者:何月明
编辑:陈珏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