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业链风云:长沙风起 麓谷鹏飞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编辑:闵美颖 2020-08-25 09:18:04
时刻新闻
—分享—



绿色麓谷。

自从美国诞生了以IT产业为主的硅谷,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之后,“谷”这个字就成了科技的代名词。 

美国有硅谷,中国中部有“麓谷”。在海内外越来越具知名度的“麓谷”,乃是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长沙高新区)的别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这里汇聚了湖南省90%的移动互联网企业、80%的医疗器械企业和近50%的军民融合企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跨入千亿级阵营。

为了应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沙市委、市政府自3月起打响了“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的发令枪,3个多月过去的年中总结,长沙高新区又不出意料地拿下优胜奖。

在今年长沙软件业再出发、发力“三智一芯”、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中,长沙高新区一如既往地充当着排头兵和“关键先生”。

麓山风生,湘江水起。位于岳麓山下、湘水之滨的这块热土,以“一贯优秀”的表现,书写着新兴产业时代的“麓谷”传奇。

链上麓谷 大潮涌动





2019年12月29日,飞宇航空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的见证下正式揭牌,将在“大飞机中国造”的征途中发出长沙声音、呈现长沙元素、贡献长沙力量。

7月,投资160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的“三安光电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在长沙高新区启动开工建设。该产业园主要用于建设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衬底(碳化硅)、外延、芯片及封装产业生产基地。这里,将诞生我国首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生产线。

这一项目也成为长沙高新区发力“三智一芯”产业的真实写照,将进一步夯实产业链的厚度与高度。

成立30多年来,长沙高新区一直是长沙产业链发展的主平台和孵化器。在这里诞生多个“全国第一”“全球第一”,如全球首台碳纤维臂架泵车、中国第一台高端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机、中国首颗商业化科学实验卫星“潇湘一号”……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聚集,让长沙高新区的实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数量从建区初期的3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近3万家,长沙高新区综合排名也在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名列第11位。



长沙高新区产业蓬勃发展。

智能制造是长沙高新区的主打产业之一,产业链条上汇聚了上下游优质企业,推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中联重科跻身2020年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国家级名单;中联环境中标我国环卫服务行业史上规模最大PPP项目,合同总金额78亿元刷新国内市场纪录;全区28个项目入选湖南省大数据和区块链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名单,占全省1/3。

记者了解到,在长沙市主推的22条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其中17条与长沙高新区息息相关。去年3月,长沙市出台《关于调整优化全市产业链工作机制的通知》,市级产业链推进工作办公室落在高新区的共有五个,分别为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航空航天(含北斗)、移动互联网、新能源装备、增材制造产业链。

而2019年度的长沙市产业链工作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市22条产业链评价中,长沙高新区就有“航空航天(含北斗)产业链、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和信息安全产业链”3个被评为一类产业链,是全市产业链获评优秀最多的园区。

产业链大潮涌动,释放出强大的“磁吸效应”,聚合成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龙头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被誉为我国“试管婴儿之母”的卢光琇,也将湖南光琇医院落户长沙高新区;景嘉微电子、北云科技、融创微电子等芯片企业频频打破国外垄断,麓谷快步走进“芯”时代;航天环宇、湘计海盾、博云新材等企业的核心产品,配套的都是国家航空航天大工程。



三诺生物生产线一角。

产业链发展风生水起,为长沙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1-6月,长沙高新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68.8亿元,增长5.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较1-5月提升1.6个百分点。产业增长势头足。生物医药产业增长64.3%,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6.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增长7.1%,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8个百分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6月当月增长6.5%,为今年以来当月首次转正。1-6月,长沙高新区新增各类商事主体4051家,其中,新增企业3001家,每日新增16家。

招商引资 补链强链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导致世界区域分工被打乱,不少产业链条面临重构,产业链招商引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

“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是土地、税收等政策的优惠,而是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形成供需“上下游”规模效应的一种招商模式。

长沙高新区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在壮大优势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小产业 链生态等方面发力,切实提高招商项目质量。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上半年引进项目排全市首位。



2020年4月17日,长沙高新区2020年新能源与先进制造产业专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4月17日,长沙高新区12个产业 链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87.9亿元。本次签约项目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至10亿元项目7个,都是新能源与先进制造产业链上的项目。既有长远锂科、清源华建、泛航新能源、威铭能源和湘电电气等多个深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项目,又有惯驰科技、阳光电力、华电高科和诺尔得材料等一批增长潜力大的高精尖项目,还有承运建工、湖南亿奥等现代建筑行业项目。

“我们选择麓谷,是因为麓谷名声在外。加上长沙高新区各项政策好、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综合比较优势较大。”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柳泉说。

长远锂科签约的建设年产8万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已是该公司在长沙投资的第三个项目,项目预计年产值可达120亿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长远锂科2002年落户高新区,刚落户时的注册资本只有几百万元,到了2019年,长远锂科的注册资本已经接近14个亿。18年的时间里,长远锂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跟高新区的培育以及招商合作局的重点支持分不开。”长远锂科战略规划部部长曾科说。



光琇——自兴智能医疗联合实验室,并推出了一场人机大战。

除此外,长沙高新区还分产业策划举办集中签约活动,4—6月分别举办“链上麓谷”系列的“智造未来”“健康未来”“科创未来”三场大型签约活动,共签项目32个,预计总投资198.9亿元,进一步集聚电子信息、大健康、自主可控等产业势能。

今年以来,长沙高新区围绕主特产业,扎实推进以商招商、二次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打通园区招商链痛点,起到了好的作用。共引进56个过亿元项目,总投资额478.14亿元,其中,投资过100亿元项目1个,过50亿元的项目3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3个;引进二次投资项目33个,总投资额221.61亿元,有力释放园区发展内生动能。此外,正在重点跟进京东方艺云、驰芯半导体等重点项目30余个,预计总投资214.35亿元,涉及用地需求1122亩,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后劲。

北斗产业 造福全球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意味着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在全球亮相。

北斗产业是长沙高新区的支柱产业,湖南80%、长沙90%以上从事北斗导航产业的企业聚集长沙高新区,在北斗系统应用段有着国内较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北斗系统历时20多年建设,现长沙应用北斗技术进行市场生产的企业有一百多家,北云科技、矩阵电子、航天电子等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沙高新区。



中电软件园。

长沙高新区企业长沙海格北斗在全国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球信号)测评中,首次参评即荣获第三名,标志着长沙高新区企业研发的北斗芯片跻身国内第一梯队,成功抢占北斗产业高精度技术的制高点,不仅承担北斗三号高精度模块的应用推广与产业化工作;同时,这也填补了湖南省北斗芯片行业的空白,表明湖南的北斗芯片设计水平迈上新台阶。

长沙市航空航天(含北斗)产业链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吴越提到,“过去北斗没有完成全球组网,主要还是服务于中国境内,在军事领域用得比较多。北斗系统建成后,可以成为和GPS并列全球化的导航系统,不仅服务中国,更服务世界。”

北斗全球组网后,融入老百姓生活的速度也会加快。如“北斗+智能驾驶”、“北斗+防汛抗灾”、“北斗+5G”等,“原先可能早就有应用了。随着北斗产业的规模化进入发展快车道。”吴越认为,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成功,高新区北斗产业蕴含着大量的契机。

事实上,“北斗+”在长沙高新区已有广泛应用。

7月6日14时许,北斗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到常德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将有更大的地质隐患,半小时后,一份临滑预警报告从长沙传向常德。17时11分,雷家山发生大型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滑坡量达300万立方米,冲毁约1公里省道,掩埋5栋民房。幸运的是,因为预报及时,雷家山危险区域内的居民已全部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个神奇的北斗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正是由麓谷湖南北斗微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度,能实时获取隐患点坐标数据,实现精准预警。据悉,该系统已对全国2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

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成,未来“麓谷北斗”将会进一步造福全球,广泛而深刻地 影响人们的生活。

软件产业 重装上阵



回溯湖南软件产业的滥觞,就离不开长沙高新区。



2020年1月21日,麓谷企业威胜信息正式登陆科创板开市交易。

1998年,湖南省以“全省一号工程”的定位启动了长沙高新区的“长沙软件园”项目。此后,长沙软件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长沙软件园不但升级为“麓谷新区”,面积扩大了近10倍,成功孵化出科创信息、御家汇等一批互联网上市公司,并相继涌现出威胜信息、亚信软件、科创信息、景嘉微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2020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在时隔22年后再次吹响了“软件业再出发”集结号,《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出台,先后发布了两批共191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应用场景。

一时间,长沙高新区软件产业百舸争流,百花齐放。

2019年9月10日,长沙市政府与华为签署了鲲鹏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4月28日,首台“湖南造”服务器正式下线,项目筹建到一期厂房交付共计用时120天,从产线安装到产品下线完成共计用时20天。

首条产线正式进入投产运行后,预计3年产服务器50万台,实现产值100亿元。



2020年5月9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SDN)签订总部落户合作协议,宣布CSDN总部落户长沙高新区。

5月9日,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SDN)签订总部落户合作协议,宣布CSDN总部落户长沙高新区。

“CSDN此次签约和落户后,将会继续专注深度赋能中国开发者人群,推动中国重塑本土IT生态。一方面继续深入耕耘开发者学习市场;同时拓展开发者工作和所在企业的需求,并逐步建立全方位的开发者生态服务体系。”签约仪式上,CSDN创始人蒋涛介绍。

如今,在长沙高新区,软件业生态也正逐步完善。在国产自主创新方面,高新区是全国唯一既有PK生态,又有鲲鹏生态的国家级产业园区。基于鲲鹏芯片的整机生态而言,长沙及高新区也有充分的配套基础。在操作系统方面,湖南麒麟信安科技有限公司的“麒麟操作系统”基于开源Linux技术推广国产云桌面;在GPU方面,景嘉微为其提供技术及硬件支撑;在硬盘方面,则有国科微自研的SSD硬盘等。

为扛起“软件业再出发”的新使命,实现软件产业赋能制造业、反哺产业链的新目标,长沙高新区各企业齐发力,为软件业发展贡献着坚实的麓谷力量。



长沙高新区全景图。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谈及园区发展产业发展下一步的着力方向时,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指出,“(高新区要)聚焦价值链高端和创新链前端,围绕“三智一芯”紧抓配套项目、补位项目、支撑项目的引进和落地,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勇当“软件再出发”排头兵,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软件技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推广应用。抢抓“新基建”的政策窗口,加速推动5G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优势产业,形成先发优势,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乘风破浪的长沙高新区,把准“高”“新”定位,正在奋力开拓高质量发展的大场面。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