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的丁同学。
2月11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辅导员赵老师收到丁同学发来的关于自己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做斗争的抗疫手记,读后很受感动。她在征得丁同学本人与其家人同意后,将这份抗疫手记发给学校宣传统战部,希望公布在媒体上,以带给全校师生员工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力量。
附:
一名财院女生的抗疫手记
今年的春节过得不太安稳,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了本该充满喜庆的神州大地。现在是正月十六的晚上,此刻,我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写下这些文字。说实话,刚刚走出医院的我,心情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既激动又感动,激动的是我和母亲终于出院了,感动的是那些热心帮助我们的人,是她们让我们回到了家。
我是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大四学生,中共党员,家住沈阳,是家里的独女。1月15日,从武汉回来的妈妈开始感冒发烧。当时,我和父亲并没有在意,以为是普通感冒,但妈妈吃了药却一直没有好转,即使输液也只能短暂地退烧。那时候,已经陆续有一些有关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报道。当时我想,不会这么巧,妈妈只去了武汉短短几天就感染了吗?一定不可能!
世上没有一定的事情。1月22日,妈妈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一个人留在病房隔离,面对漫长的等待和无数未知的情况。我和爸爸只能通过微信了解她的状态。当天晚上十点多,爸爸接到了疾控中心的电话,给我们的消息是基本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我坐在房间里,强忍的泪水喷涌而出。那晚,我哭了整整一夜,辗转反侧,心里只想着快些天亮。写到这里,我甚至不愿回想那段痛苦的记忆。
第二天,我和爸爸被要求在家隔离,不能出门了。当面对妈妈迟迟没有进展的病情时,我们却无法踏出家门,所有的焦灼和担心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们没有办法与医院直接沟通,不了解什么时候开始治疗以及如何治疗,只能通过社区街道领导以及疾控中心领导与医院取得联系,通过他们的帮助和协商解决住院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特别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1月23日晚上,我出现低热,由疾控中心送往另一家医院隔离观察。爸爸对我说:“闺女,别害怕。”妈妈通过疾控中心得知我发热的情况,给爸爸发了微信说“心疼闺女。”短短四个字却让爸爸眼眶湿润了。
白天我还在想,大年三十我们父女俩要怎么过,却未想到会在大年二十九日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被分离到了三个地方。2020年的春节,对我们一家来说,真的太特别了。
大年初一的凌晨,推门声让我惊醒,妈妈被转移到了我的病房,我欣喜若狂。但之后的几天,妈妈所表现出的症状很严重,一直反复高烧,一烧起来就伴随呼吸急促、胸闷气短,喘不上来气。我只能通过呼叫器和护士联系,然后又要跟医生沟通解决。平时看起来简单的沟通,在这种重症病房里变得相当难。医生和护士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来一趟病房也很不容易。我亲身体验过一次穿脱防护服的过程,很闷且不好呼吸,时间久了护目镜上会起雾,根本看不清楚。为了不浪费防护服,还不能喝水,因为要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我手上的皮肤因为干燥的空气和冰冷的水的刺激而裂开,亲人们、老师们、同学们都来鼓励我。远在长沙的老师和同学们每天和我与母亲聊天,时刻鼓励着我们,让我们坚强地和病毒做斗争。我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护士姐姐们在辛苦坚守岗位的14天后,终于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我替她们开心,但真的有些不舍。这14天的相处让我们产生了默契。我发自内心感激她们,每一次监控摄像头下的呼叫和鼓励都让我感到放心,我的每一句感谢也让她们在辛苦的同时感受温暖。
这半个月来经历的一切,我无法用文字承载这段经历带来的成长和感激。在这场斗争里,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无数白衣天使给予我们支撑,社区基层对我爸爸给予关心和理解,学校领导和老师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给予我问候和鼓励,还给我转了2000元慰问费。病毒不可怕,因为有这么多人支撑我、保护我。写到这里,我突然很想哭,特别想真诚地对远在长沙的母校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说声“谢谢”!
2月9日,也就是正月十六,在各项检测达到出院标准之后,我和妈妈平安出院,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团聚。我的身体状况良好,妈妈还需要一段时间调理身体,恢复健康。妈妈说:“终于可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了。”是啊,多么难得的团聚啊,十六的月亮依然那么圆!
作为财院的一名学生干部和共产党员,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切身体会到了自己担负的使命和责任,真正成长了。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所做出的一切部署、指导对我的家庭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感受到社区基层防控和基层领导的重要性,感受到学校对于普通学生的关爱和关心。我为自己生在这样的国家而自豪,也再次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光荣。
(作者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丁同学)
来源:红网
作者:丁同学
编辑:贾迪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