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信创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加琳来到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递交了建筑业企业资质变更申请,工作人员认真审核了企业提交的办事材料后,通过审批系统审核同意、后台打印、盖章制发。15分钟后,李加琳拿到了青岛第一张加盖“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印章的审批证照,这标志着青岛正式进入“一枚印章管审批”时代。(6月13日,人民网)
关于“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报道并不少,但每一次看到,总令人感到一阵暖心,把政务服务做到最优、把便民利民做到最好,不外如是。
应看到,不管是群众办事,还是企业办事,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为证明材料,二为审批盖章。清理“奇葩证明”、精简不必要的证明,如今早已深入推广,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改变,发自内心感到满意。如今审批盖章的程序也开始规范和精简,无疑是政务服务的再次提速增效。
既谈审批,必然涉及把关。审批的过程其实就是拿着“标尺”逐一把关的过程。在以往的审批把关过程中,需要多少部门审批,就需要盖多少次公章通过,一份材料盖上几十个公章也不算稀罕,既耗费了时间精力,也提高了办事成本。如今“一枚印章管审批”,过程显然简单得多,“只需到大厅窗口提交一次材料,通过后台审批流转,就可办理相关业务。”这也难怪办事群众喜笑颜开,“之前办理相同的业务需要等待2个工作日,现在几乎是‘立等可取’”。
办理时间短了、盖的公章少了,这些看得见的改变中,体现出新时代政务服务的鲜明特色,就是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把更多的工作交给政府部门来调处,而不是把问题矛盾转嫁给办事群众本人。
盖章少,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工作量会减少,相反,为了让整个服务环节能更加高效衔接,在承诺的办结时限内完成审批,政府部门的工作量会增加数倍,乃至数十倍。单就以报道中15分钟办好一个证为例,高效率带来的必然是多“接单量”,更需要涉及部门工作人员腿脚更勤、配合默契,才能一起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
盖章少,意味着责任更重。各部门之间就不能再如以往一样只扫自己门前雪,哪里有审批不及时的地方,就需要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每个部门、每名政务服务人员都要担当起“服务员”“监督员”“联络员”等多重角色,才能让“一个印章管审批”更好实现简政为民、放权利民的初衷。
“一枚印章管审批”背后的“减少”,是新时代政务服务内涵的不断丰富,群众能从中感受便利、感到满意,就是政府改革的成功。
文/陆仁忠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闵美颖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