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学俭看望慰问残疾人 。
傅学俭出席全国助残日活动。
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傅学俭(右三),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肖红林(中)出席省残疾人慈善事业10周年发展成果展开幕仪式。
编者按:这是十年前的2009年8月,由年过七旬的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湖南省人大原常委、农业委主任委员、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会长傅学俭发起,邀约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原理事长陈代祥,开展了一次具有重要民生意义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问题的特别调查。他俩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致中残联“三大”贺信中启迪人心的创造性用语“无声危机”为题,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份材料特别翔实、观点极为鲜明,具有强烈感染力、说服力的调研报告。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同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同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同志以及分管农村工作的副省长徐明华同志等当即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立即进行残疾人危房改造和安排残疾人无房户的住房规划建设。
我俩作为老残联工作者和助残志愿者,都是70岁上下的人了,但关爱残疾人的心一直没变。多年来,同残疾人广泛接触,感到他们“住有所居”的问题太切身、太重要了。在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的鞭策下,特别是在省领导以“对历史负责、对渔民负责”的精神,亲自解决渔民上岸定居,告别漂流生活特大善举的激励下,我们带着感情,不避酷暑,就农村贫困残疾人无房、危房现状和改造情况进行了历时24天的调研。
我们临行前,春贤同志叮嘱:多跑跑、多看看、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在省市州残联的支持下,先后深入14个市州的26个县市的37个乡镇,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小型座谈会20余次,听取意见和建议。为了更多地察实情、听呼声,又到了67个村,实地走访了109户残疾人无房、危房户家庭和一批村、组骨干。我们面对令人难以置信的残疾人种种生活困境,心情十分沉重,多次流下泪水,灵魂受到震撼。当以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名义,给一些孤残、多残特困家庭少量慰问金时,他们无不用颤抖的手、感恩的心,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深情谢意。这次调研,使我们对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7号文件(下称中央文件)提出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进一步加深了理解,深感“足寒伤身,民寒伤国”的古训并未过时啊!恕我们根据残保法精神,用“特别”报告的方式,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
一、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社会反响特别
我们所到之地的干部群众,无不赞扬党和政府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抓得好,为部分特困弱势群体解决了栖身之苦,是广得、深得民心的善举工程。我省“助残安居工程”起源于沅陵等县。2004年中残联领导来该县调研,先后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与此同时,中残联和我省启动了彩票公基金助残危房改造工程,民政部门在实施农村安居工程中也安排了一部分残疾人危房改造指标,还有红十字会等组织也为残疾人改造了少量危房。据有关部门综合统计,到2008年12月止,全省农村共为残疾人无房户、危房户建房24000栋, 总面积144万平方米,投资约为 3.6亿元,使29000 多残疾人搬进了新房。国家级贫困县——永顺县城关镇鹭鸶村73岁的老党员彭继胜,老伴李双凤是聋哑、肢残人,因无力改变长期住破房的命运,连28岁的儿子也相不到亲,深感无望。去年,得到彩票基金资助,亲友相帮,自家努力,党支部领头,为他建起三间新房,今年春节,漂亮的新媳妇就进了门。中堂贴上大幅对联:“金屋生辉姻缘好 红花并蒂福寿多”。我们都为这个金屋生辉的家庭表示祝贺,当即给他们拍了张全家福。辰溪县锦滨乡花塘坪村80岁的盲人唐真长,家庭很不幸,儿子智残、女儿肢残,她嫁给邻村一个中年人也是残疾。两家都是无房、危房户。2007年,县残联分别给他们建了新房,双目失明的老太太收下慰问金,哭着说:“感谢政府,天下大雨,再也用不着扒在床底下,担心打湿了”。去年9月27日,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以“何敏树的梦”为题,用27分钟专题报道了岳阳市残联4年来筹资680多万元,倾力扶助了像何家这样的796户贫困残疾人建房,为他们圆了“安居梦”。龙山县坡脚乡万隆村盲人田世发,当残联同志为他验收新房时,老人下跪连连磕头,高呼“共产党万岁!”。慈利县享受安居房的残疾人感慨地说:“身残家贫有人管,安得新居心里甜”。湘乡市委书记亲自把危房改造资金送到残疾人家里,被传为佳话。所以,近40位市县残联负责人,深有感慨地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助残安居工程确实抓得好:一是生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二是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三是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的影响,促进了团结互助、和谐相处良好社会风尚。
二、农村残疾人无房、危房改造工程任务艰巨而紧迫
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村残疾人无房、危房改造的任务还很大、很重、很急。因为这些房屋都是长久失修的土砖瓦房或木架房,建造结构简单,几十年甚至百多年过去了,因残长期无力维修,“周期”性老化成了极度危房。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农村残疾人无房和危房户最少还有10万户,兼高扯低,平均每村2户。全国残联系统先进个人、常德市残联理事长涂传勇说,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线长面广量大”,工作才刚刚起步。五年来,该市共改造了2267户,还有6087户,每村接近2户。我们在澧县闸口乡古城村看了12户贫困残人土砖房,危房程度一户比一户严重。村残协委员吴曲艺说,全村1296人,有残疾人无房户9户、危房户23户。湘西自治州残联介绍,全州残疾人无房、危房户共4173户。永顺县28个乡镇有820多户残疾人无房、危房户(尚有2个乡未统计),每村不少于3户。迄今为止,隆回县只改造了残疾人无房、危房户110户,还有近3000户(其中严重危房不少于1500户),平均每村3户。6月24日上午,突下大雨, 我们正在该县六都寨镇张家铺村走访57岁双目失明的刘建勇,他和中风瘫痪的78岁老母王头珍坐在一间漏雨的破偏屋里,一贫如洗,母子俩同睡一张破床,同盖一堆破被,生存十分艰难。衡阳市残联今年在7个县市的7个乡镇入村逐户调查残疾人无房和危房户,共 353户,每村也近2户。
我们这次调研,到了“老少边穷,山丘平湖”不同区域的农村,无论是经济贫困区,还是经济发达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残疾人无房、危房问题。即使排名第34位的全国百强县长沙县,其所辖的开慧乡也有贫困人口的危房户137户(未分出残疾人危房户),乡村干部带我们到开慧、葛家两个村看了4户残疾人危房户。望城县雷锋镇雷锋村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村支部副书记领着我们看了2户残疾人危房。常德市汉寿县太子庙镇是省级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全镇三年为残疾人建了15户,还有残疾人无房户31户、危房户52户。69岁的精神病患者袁金秀和智残儿子相依为命,住在破瓦无壁、东倒西歪的危房里,见了我们唠叨说:“我是牛马人,不用管我”。该镇民政办主任、残联理事长曾凡政说,危房不抓紧改造,必定有倒房打死人的危险。在蓝山县塔锋镇,看了年过6旬的雷源贵和老伴邓良英一对智残人住了10年的茅棚之家,低头走进,满屋破烂,臭气难闻。随行者无不感言,咯怎能栖身啊?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特意到一些伟人、名人故里察看实情。毛主席故乡韶山市,辖7个乡镇61个村,现有残疾人危房约70户,其中韶山乡韶光村,有9户残疾人危房户,如肢残人郭新民三间危房已垮一半不能住人。刘少奇同志故乡宁乡县花明镇炭子冲村,有2户残疾人危房,村里筹资已建1户,还有1户要建。贺龙元帅的故乡桑植县现有残疾人无房、危房户1800户。该县空壳树乡汤溪峪村82岁的老人向永忠,一家三个残疾,一个重病人。今年6月28日下大雨,村干部担心倒房,动员全家人搬在羊棚里临时安身,6月29日傍晚房子就垮了。岳阳筻口镇西冲村,毛致用同志住在那里,村干部带我们走访了村里2户残疾人无房、危房户。贺国强同志的家乡湘乡市月山镇约有残疾人危房户80户,我们到前进村看了两户。
三、解决残疾人这一特殊民生问题的四点建议
我们边调研、边学习、边思考,重温了残保法和中央文件,并向省建厅及有关业务部门领导和省残联领导汇报了调查情况,交换了意见。根据调研情况和残保法“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的规定及中央文件关于对残疾人“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精神,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解决残疾人这一特殊民生问题的认识,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把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列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进行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评估。
调研发现,凡是领导认识有高度、感情有深度、工作有力度的地方,危房改造工程就搞得好,残疾人得的实惠就比较多。华容县委、县政府,2006年用红头文件作出决定: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县里带头解决配套资金,规定三年时间为农村建1000栋“爱民安居房”,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住有所居。至2008年底已完成1170户,其中残疾人296户。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党支部书记蒋铁军为解决85岁的村民李冬云和瘫痪的老伴的危房问题,他不等不靠,去年为老人四处募集到8000多元,他亲自指挥,发动村民帮工帮料,很快将危房改造成安全房,村民们称赞支书是爱心书记。常德临澧县板桥乡乡长王军,原在安福镇任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6年,走的是好地方,看的是富裕户,没有发现、更没有意识到农村还有这么一个贫困残疾人群体。后来他调任县残联理事长,一次陪同上级残联领导去到他工作过的安福镇走访慰问残疾人,发现如此贫困、可怜的人群,感到格外震惊!王军前两年他又调任板桥乡乡长,到任后第一件事就看望残疾人,当年四处募集到15万多元资金,为残疾人改造危房,并送去了轮椅、助听器、做复明手术等。多么自觉而可贵的感情啊!正如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在一次中央召开的座谈会上,对有关部委和各省区市负责同志所说,“对残疾人要有感情, 如果各部门领导都带有感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尽可能地努一把力,我们残疾人生活的条件就能有所改善。谁家要有残疾人,将人心比己心,就会体会得更真切。残疾人工作体现社会的互助精神,体现灵魂深处的一种美好心灵”。恕我俩直言,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认识尚未从“被动状态”走进“自觉状态”。希望各级各方面的领导都带感情,都关爱这一弱势群体。这是全省408万残疾人及他们亲属的共同心愿和呼声。
鉴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实施,为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监督,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发展。建议省政府明示,由省建设厅牵头,吸收发改、财政、监察、民政、残联等单位成立湖南省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建设厅领导任副组长。
近五年来,省民政厅和省残联两个系统在分别实施安居和危房改造工程中,付出了艰辛劳动,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积累了不少经验,希望省建设厅重视总结和吸收这些宝贵的经验,并继续发挥民政、残联的积极作用。
第二,坚决贯彻“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符合实际的方案解决残疾人危房问题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确保又好又快地完成我省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
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年全国解决750万户困难群众的住房。湖南是中部发展大省,要努力争取25-30万户指标。今年21800户任务已下达,每户5000元的资金已到位。根据三部委文件精神,全部指标用于我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央文件明确规定“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请省建设厅下文分配任务指标时,明确对残疾人无房、危房户优先安排,县、乡、村必须保证落实。项目结束后,应由各级农村安居工程领导小组进行检查验收。凡经技术鉴定属于残疾人整体危房(D级)或局部危险(C级),因未优先安排拆除重建或修缮加固而造成人身安全等严重事故的,应依规依纪追究领导和直接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切实执行“特别扶助”和“特殊扶助”的倾斜政策,确保资金足额、按时到位,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根本保证。
调研中反映最多最强烈的意见,是民政部和中残联下达到省项目每户资金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即前者五千元,后者二千元。今年建设部与中残联下达的标准仍是这样,因而造成人为矛盾,社会影响也不好。他们说,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 本应高于安居工程的标准,不仅不高反而低了很多,这算什么特别扶助? 大家一致意见,鉴于目前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建一户50平方米的房子最少也要1.5万元以上,还要动员周围群众帮工帮料才能建成。
经中央同意,由中残联统一部署、全省残联系统组织的彩票公益金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继续实施。今年3000户任务已下达,用于国贫县以外的县市残疾人危房改造。这样既保证了重点,又照顾了全面。建议在省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确保这一工程继续、健康、有效的实施。
如何解决好省、市、县的配套资金问题,至关重要。各地同志普遍反映,前几年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即使落实了部分,也大都是动用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我们认为,各级领导要带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和“特别扶助”的精神,尽可能地努一把力,配套资金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省级带头挑重担是关键。中残联下达的指标,省财政给每户至少要配套5000元,市、县财政再给每户各配套1500—2000元,确保每户总计达到10000元左右。
在国家经济社发展形势下,如何让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就有待政府下定决心,动员各方力量,以每年每村解决1户残疾人无房、危房户的速度,力争用2年时间,解除这一“无声的呼唤”。这将是本届省委和省政府在全省人民心中立下的一座永放光彩的“民生丰碑”。张家界市副市长向佐谊(党外人士)深情地说:“残疾人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建国60年了,基本生存资料,如住房、吃饭等问题,国家应依法保障。现在不是制度问题,也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领导决心、群众感情,我以为即使把建设的速度放慢一点,把别的开支压缩一点,也要挤出财力,像省委张书记解决渔民上岸定居那样,把残疾人这个民生的特事办好。”
第四,大力优化社会环境,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刚在北京成立的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做法,动员社会各界向农村贫困残人家庭奉献爱心,捐建“爱心房”。
社会的互助潜力是巨大的。一些企业家曾感言,“不是我们没有情,而是我们不知情”。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对残疾人的付出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用创新的多种方式,把这些理念,把党和政府重视关心残疾人的情况以及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的现状,告知于社会和人们,将起到巨大的动员作用。为此,建议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新成立的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组织,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以“献爱心,建爱心房”为主题的捐助活动(由基金会制订实施方案报省政府批准)。经过动员,不论集体或个人自愿捐建一户(每户1.5万元) 或更多户,均由各级有关组织落实到县到乡到村到户。总之,所有捐建单位和个人都要与受惠户共签一份“爱心书”,以爱心文化注入中华优秀文化史册,成为湖湘文化一个重要内容传承于后世。危房改造工程结束后,逐级评比捐建先进集体和个人标兵,由省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省残联及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予以表彰。
这个报告写得太长了,情况与建议也不见得正确,但表达了两位老共产党员的一片爱心和一种忧患意识。最后,恕我俩引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给中残联三大贺信中内涵深刻、特别发人深思的话,作为报告的结束语。他说:“约占全球总人口1/10的残疾人,在社会最贫困的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他们都面临着歧视与被边缘化。这是一种‘无声的危机’”。“这一挑战应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其不仅影响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会长傅学俭、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原理事长陈代祥)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傅学俭 陈代祥
编辑:陈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