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开幕现场。
——“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系列评论文章之一
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今日在长沙开幕,论坛由中国财政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共同主办,以“深化对非投资合作,创新推动中非可持续发展和共享繁荣”为主题,主要围绕农业现代化、数字经济与创新、文化教育、气候变化与新能源开发、医疗卫生等五个中心主题,展开讨论和经验分享。
曾几何时,在国人的印象里,非洲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大陆,由无数野生动物、大草原、大沙漠、乞力马扎罗雪山、黄金、钻石、金字塔等诸多元素构成,拥有着蓬勃生命力,心向往之。非洲也因贫困、落后、饥荒、战争,给我们留下了“另一面”。然而无论怎样,非洲基础薄弱,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后发优势。
中非合作历史悠久,双方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有落差,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具有广泛的经济合作及发展空间。兄弟情谊,肝胆相照,正在进行中的对非投资论坛,无疑为中非搭建了合作桥梁,将中非利益高度对接,从而为实现合作共赢、经济互惠,共同打造新的发展格局,提供了契机。
在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参与方。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同非洲全方位对接,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符合国情、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对中非合作方向的战略指引,对中非合作发展前景的美好展望,亦表明中国投资非洲的坚定决心。
事实上,基于这一合作共赢的大方向,中国向非洲输出资金、产能、管理和技术,非洲则向中国输出原油、矿石等原材料,并互相开放市场,不断降低关税,使得双方都能获得丰厚利益,以奠定长远合作共赢基础。尤其是在世界贸易紧缩、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非合作模式具有典型意义,以开放合作的自信心态,打破了贸易壁垒,树立起了新的经济合作样板,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促进中国继续扩大改革开放步伐,助力非洲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这一盛会选择在湖南长沙举办,我想也是有种某种昭示。非洲人民是湖南人民的老朋友,湘非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双方在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制造大省、科教大省,正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一些优势产业和企业如现代农业、工程机械、风能、太阳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和装配式建筑等,将继续为非洲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数据显示,湖南对非贸易持续增长,2017年进出口额达20.7亿美元,约为2008年的三倍。所以,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可发挥“地主优势”,向非洲各国展示湖南经济实力、创新技术,借此打造内陆创新开放新高地之机,进一步增进湘非合作感情,加快彼此的交流互动,拓展经济互惠合作领域,助力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我们应该登高望远、阔步前行,期盼中非人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连接彼此,向着一致的目标携手奋进,合作共赢,携手并肩创立新的合作模式,开启中非经济腾飞新速度,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文/江德斌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秋
编辑:朱婷劼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