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精简30%,文件减少50%,专项治理数量压缩60%……”近日,株洲市纪委监委机关制定出台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条措施(以下简称“10条措施”),坚持“手电筒既照别人更照自己”,带头整治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湘风纪网,4.25)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了实效性的减负措施,特对当前存在的文山、会海、督查考核过多过度等问题“开方下药”。担负着监督职责的纪检监察部门,以带头整治机关履职过程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抓手,为落实好减负政策保驾护航,无疑能让广大党员干部打消顾虑,放开手脚、更加务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减负攻坚战中,纪检监察部门除了要当好监督者,也要作好表率给自身“减负”。近年来,上班喝牛奶被通报、老师办公室有小说被通报等负面舆情时有发生,纪检部门需做细做实监督职责,盯好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避免随意追责问责,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生在内部,给自己“增负”。
邓小平曾指出 “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并告诫全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减负的目的就是让基层干部把花在开会、整材料、陪同上级督查检查考核等“内务”上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的花在工作落实和为民办实事等“外务”工作上。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行政效率,让群众提升满意度。纪检监察部门的角色应该是监督者,对减负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各级各部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整治。对不及时整改或造成负面影响的,该问责的就问责、该通报曝光的就曝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细化到部门到个人亦然。纪检监察部门首先要把自己摆进去,从自身做起,真心实意祛除存在的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让减负政策落到实处,不辜负广大基层干部的热切期盼,不辜负党和人民对纪律部门的重托。(荷塘区纪委监委:汤星宇)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汤星宇
编辑:陈靖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