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点45分,一串急速的电话铃声响起,“小谢,在办公楼前等我!”书记严肃的语气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好,马上来。”来不及多想,我已经拿着笔和本子已经下楼了。
“走,去崇德中学!”书记的表情很严肃。
崇德中学可是经开区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师生近1300人,“书记,马上就吃中饭了,我们这个点去学校干什么?”虽然知道书记经常有这种不打招呼的“突袭”,可饭点上去学校还是让我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
“就是这个点去学校的食堂督查。”书记严肃地说。
“督查?”我小心的嘀咕一声。
“对,现场看看学生用餐标准、食材安全、食堂卫生情况。亲眼看看才知道真实情况。”书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11点55分,车子已经稳稳地停在了学校食堂门口。刚踏进食堂大门,学校负责人、后勤负责人、食堂托管机构负责人就急匆匆赶来,想必是进校园大门时,就“暴露”了身份。
11点57分,“走,到你们食堂的后厨看看。我们边走边说。”书记和学校人员没有丝毫的客套寒暄,迈开脚步就往后厨走。换上参观服、带上卫生帽,一行人来到了打菜间。此时,小学生已经开始排队端菜了。
“这是今天的菜吗?”书记指着桌上一字排开的大菜盆说。
“是的。”
“这个多少钱一份?”书记接着问。
“这是红烧肉、南瓜、大白菜一荤两素,6块钱一份套餐。”食堂负责人介绍。
“那这些鱼块呢?”书记又指了旁边的鲫鱼。
“如果选择鱼块、红烧肉和一个素菜,就是8块钱一份的套餐。这边还有鸡腿,如果是两荤两素,就是10块钱一份的套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米饭和汤都是免费的,放在大厅里由学生自己打。”
“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菜不够吃怎么办?”
“除了鸡腿不能随意加以外,其他的荤素都是不限量的。保证孩子们能吃饱。”食堂负责人一一说明了情况。
“学生伙食费是怎么收取的?有没有加重学生家庭负担?”书记回头问向了学校负责人。
“伙食费是学生自愿缴纳的,可以搭餐,也可以不搭餐,学校不做统一要求。每次交多少伙食费也是家长自愿的,可以多交,也可以少交。”学校负责人回答。
随后,书记还到食材间将每个冰柜都打开,仔细看了冷冻食材外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最后,书记来到食堂大厅,与正在吃饭的学生坐在了一起,书记关切地问:“你这是吃的几块的套餐?饭菜吃得饱吗?菜还好吃吗?平日里的饭菜都和这个差不多吗?”学生都一一做了肯定的回答。
12点40分,书记把一行人召集到了食堂小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3个椅子,大家就站的站,坐的坐,书记又询问了食堂的采购周期、学校的把关程序、账目核算等问题。当询问得知后勤负责人本学期只抽查了两次时,书记当即提出了严肃批评,后勤负责人的脸顿时红到了耳根。当得知家长膳食委员会抽查机制得到了较好发挥、上学期不记名满意度测评值是85%时,书记的眉头又有所舒展。随后,书记通报了省纪委湘纪通〔2019〕1号内容和成都七中食堂食材变质问题的情况,并对崇德中学提出了三条整改意见,一是要保证食材质量,建立固定验收机制和饭前随时抽查机制;二是要将每季度食材成本核算制度改为每月进行,定期进行市场核查,并要求食材成本不低于总支出70%的红线不能突破;三是要明确责任,把工作台账变为责任台账,负责人要签字背书,纪检员要实行校方“监督的再监督”。最后,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在食堂管理上,我们要既讲党性,又要讲人性。我们是党员,要讲党性,要坚决按纪律规矩办事,要对祖国的未来负责,要对得起老师的职业。同时,我们也是为人父母者,要讲人性,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离开学校时,虽然饿着肚子,但看到操场上学生们在奔跑着、嬉闹着,脸上的笑容如此阳光灿烂,我们的心情也愉悦起来。(常德经开区纪工委 谢凡)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陈靖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