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人工智能+”行动有了施工图 十年内跻身全国前列
2025-11-07 12:00:02 字号:

湖南“人工智能+”行动有了施工图 十年内跻身全国前列

11111.jpg

11月7日,《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记者 陈彦兵)为积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奋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10月27日,《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省政府名义印发,湖南“人工智能+”行动有了施工图。11月7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黄东红解读了《实施方案》出台背景和有关情况。

《实施方案》突出湖南特色和可感可及

今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其列为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四大未来产业之首,主动融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出台了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产业的指导意见、规划等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南人工智能产业能级在国内总体还处于第二梯队,在算力底座支撑、前沿领域发展、核心技术攻关、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出台《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实施方案》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注重考虑四个方面。

突出对标对表。专题学习国务院文件,确保将中央精神和湖南实际、国家所需和湖南所能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科学发展。推进“人工智能+”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业务复杂度和产业发展基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实施方案》兼顾积极有为和现实可行,科学提出湖南省2027年、2030年、2035年3个阶段性目标,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政策预期。

突出湖南特色。《实施方案》结合湖南发展基础、优势领域和应用前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神经科学、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湖南最具特色的14个重点发展方向,科学提出全省十大重点企业、示范场景、未来场景、重点科技创新平台(首批)和支持措施,切实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

突出可感可及。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赋能千行百业、造福千家万户。《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力求让大家工作更智能、学习更高效、生活更美好、消费更丰富。

聚焦5大领域,突出14个赛道

黄东红介绍,《实施方案》共5个部分。

第一部分“目标要求”。明确按照“两年有突破、五年见成效、十年成高地”的要求,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地,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跻身全国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部分“重点方向”。聚焦5大领域,突出14个赛道。其中:科学技术领域重点是2个赛道,一是基础研究,开展数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二是神经科学,聚焦脑科学、脑机接口、神经康复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产业发展领域重点是4个赛道,一是先进制造,推动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智能化转型;二是文化旅游,重点发展音视频内容及装备产业;三是农业,包括智能育种、智慧农机等;四是具身智能,包括人形机器人等。消费提级领域重点是3个赛道,一是自动驾驶,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无人矿卡等;二是终端设备,包括人工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三是低空经济,包括低空智联网、无人空中物流运输等。民生福祉领域重点是3个赛道,一是教育教学,包括人机协同、个性化教育等;二是医疗健康,包括智能诊疗、健康管理等;三是高危作业,包括机器人巡检高压线、机器人采矿等。治理能力领域重点是2个赛道,一是政务服务,包括机器管招投标等;二是应急管理,包括机器人自动巡堤查险等。

第三部分“实施路径”。主要是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出了产业提质、科技创新、筑底强基、人才引育、改革赋能、开放合作等6大行动。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主要是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保障、优化应用生态、注重安全发展等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保障与责任落实。

第五部分“附件”。将十大重点企业、十大示范场景、十大未来场景、十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首批)、十大支持措施随文印发,滚动实施、持续推进。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刘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