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尊老敬贤的传统节日里,红网时刻新闻联合省委老干部局推出《潇湘银辉》栏目,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集体与个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历经岁月长河不改的灼灼初心,那份退休不褪色的奉献担当。

陈文林讲授老年保健知识。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文洁 长沙报道
1952年生于平江的陈文林,他的人生轨迹与这片红色土地紧密交织。
从梅仙公社党委书记到平江县委副书记,基层工作的44年间,他始终在田间地头奔走,足迹遍布平江的山山水水。
退休后的陈文林依然以“钉钉子精神”深耕一线,将更多心血倾注到青少年健康成长与老年健康关爱中。
用“银发”点亮少年梦
2015年,他牵头发起成立平江县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并担任首届理事长。为募集资金,他带领团队奔走于乡镇与企业之间,搭建筹款平台。七年时间里,累计筹集善款2000余万元,获得基金收益489万元,成功推动基金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在帮扶特困留守儿童工作中,陈文林坚持“把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他带领基金会人员下沉乡村,挨家挨户走访核实家庭情况,逐一对接核对账号信息,确保资助精准到位。每当见到受助孩子,他总会轻声勉励:“要珍惜机会好好读书,将来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截至目前,基金会已发放资助资金600余万元,帮助5907名特困留守儿童,还为10所中小学校援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室。
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陈文林充分挖掘平江红色资源。“要讲好党的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自身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演讲能力。”秉持这样的信念,陈文林深入学校开展红色宣讲,每次都会为听众“量身定制”授课内容,从不照本宣科。他的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学生实际,用珍贵史料、老红军亲身经历,让青少年感悟革命艰辛与前辈不易,涵养爱党爱国情怀。
以温情织就“健康网”

工作中的陈文林。
“年纪越大,越要抢时间,为党和人民多做点工作,多干点事。” 陈文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深知老年健康的重要性,2015年,联系县内退休医务工作者,组建了一支健康咨询服务队。这支队伍定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把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他还积极组织各级老年保健协会开展象棋、健身、舞蹈、文艺汇演等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推动建立12个200平方米以上老年健身场所、5家“老年幸福食堂”。
2019年,他担任平江县老年保健协会会长,牵头创办《平江老年保健》期刊,策划健康讲座20余场,覆盖听众超3万人。
从线下服务到线上传播,从个体关怀到体系构建,陈文林用十年时间编织了一张覆盖平江城乡的“老年健康网”,让3万余名老年人受益,更带动全县形成“尊老、爱老、助老”的文明风尚。他的努力,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让“健康老龄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平江民生事业的一张温暖名片。
2024年12月,陈文林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成为岳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干部。在表彰大会上,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荣誉属于所有为平江奋斗的老同志。”这份谦逊,源于他始终坚守的“三颗心”: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事业的敬畏之心。
陈文林把“退休”变成了“转岗”,用行动证明了共产党员的生命力。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陈文林用半生坚守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深刻内涵,以“银发之躯”扛起时代使命,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为平江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文洁
编辑:何青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