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动仪式现场为首批“大鲵守护者”颁发聘书。

游客们与吉祥物“鲵澧”和“鲵源”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8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毛盼 田雅萌)11月28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大鲵守护者”志愿服务活动在张家界举行。活动以“与‘鲵’有约 护‘鲵’有我”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宣教活动,让公众真正读懂大鲵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鲵守护者”生态保护志愿服务品牌。
据了解,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大鲵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指标。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6年成立以来,通过实施仿生态繁殖、智能监测和栖息地修复等科学保护措施,促使野生大鲵种群数量从2008年的2000余尾增长至2025年的1.38万尾,实现了从“濒危”到“希望”的华丽转身。2025年,保护区更以卓越的保护成效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
启动仪式现场为首批“大鲵守护者”颁发聘书,他们将成为大鲵保护的宣传员、监督员、行动者。同时,活动还发布了行动宣言,呼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大鲵保护。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建军表示,希望通过“品牌化引领、常态化参与、社会化联动”的路径,让大鲵保护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视野,从阶段性任务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此外,活动首次发布了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祥物“鲵澧”和“鲵源”,希望通过吉祥物可爱和生动的形象,让更多人关注大鲵,更好地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启动仪式后,“大鲵守护者”们来到张家界森林公园景区门口,开启了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进“学区、景区、社区、渔区”四进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大鲵科普展板、互动体验区,志愿者们向游客讲解大鲵的生态价值及保护意义,并通过趣味问答、生态拼图等形式增强参与感。尤其是志愿者们穿着吉祥物“鲵澧”和“鲵源”制作的人偶,穿梭在游客中间派发宣传资料,引来了很多中外游客合影留念,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到保护大鲵、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负责人魏营表示:“大鲵是张家界的生态名片,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我们希望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保护行列,促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单一管理向全民参与转型升级,汇聚磅礴力量共同守护这一珍贵自然资源。同时,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活动,激发‘人人都是大鲵守护者’的内生动力,组建一支‘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大鲵保护志愿者队伍。”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毛盼 田雅萌
编辑:陈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