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财政“十四五”答卷丨“十四五”时期湖南财政收支规模稳步扩大 超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2025-11-19 20:40:25 字号:

湖南财政“十四五”答卷丨“十四五”时期湖南财政收支规模稳步扩大 超七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

微信图片_20251119200100.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海波 长沙报道

11月19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专场),介绍“十四五”时期湖南财政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以来,湖南财政部门全面构建“大预算、大数据、大监督、大风控”体系,以实干拓财源、以精准促发展、以初心惠民生、以改革破难题、以严管提效能、以坚守防风险,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财政答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筑牢财力根基、注入强劲动能。

底气充足 发展动能持续强劲

财政实力的持续壮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

“十四五”期间,湖南财政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多点发力培育优质财源,让财政“蓄水池”越积越满。五年来,全省地方收入预计达到1.7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4.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4%,收支规模稳步扩大,发展底气愈发充足。

在财源建设上,湖南聚焦产业链集群发展,培育骨干税源企业,深化税费精诚共治,经济发展“含金量”持续提升。创新盘活国有“三资”,通过“用、售、租、股、融”多元模式,让“沉睡”的资源资产转化为“流动”的真金白银,累计盘活收入达3500亿元,相关经验获全国推介。

同时,积极争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内外贸一体化等一批国家级试点,以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为财政增收拓展新空间。坚实的财力基础,为全省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基本盘越筑越牢。

精准赋能 服务大局更有力

五年来,湖南财政部门精准施策,确保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财政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全力支持打造“三个高地”。五年来全省累计安排资金1109亿元,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8%,研究出台一揽子政策“能量包”,为“三个高地”建设加油充电。

全力助推经济稳定增长。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发行新增专项债券7000多亿元,拉动投资超过2.5万亿元;统筹财政资金211亿元提振消费,扩内需、畅循环。

同时,全力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2011-2023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1964.4亿元,2024年至2025年8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退税减税降费901.7亿元。

聚焦民生 账本民生底色更足

翻开湖南账本,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

“十四五” 期间,湖南财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成为民生投入力度最大、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五年。

真金白银投向民生一线:统筹2091.3亿元支持重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基本养老、城乡低保、居民医保等保障标准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113元/月提高到176元/月,城乡低保省级指导标准分别提高至740元/月、5820元/年。

重点领域保障持续加力:投入413.6亿元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1986.3万亩,安排618.4亿元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支持教育“双一流”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化解中小学大班额5.7万个,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生态文明支持机制,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一件件民生实事、一笔笔民生投入,持续提升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攻坚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改革是财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十四五”期间,湖南财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为财政管理注入新活力、提升新效能。

零基预算改革纵深推进,坚持“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省市县一体推进,全省压减收回非重点支出515亿元,深度优化支出结构、提升政策资金效能。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领域达到12个,财力性转移支付基数分配比例从77%降至30%,更好响应市县财政运行现实需求。“三全”债务改革加快,构建地方债务风险管控新体系,以湖南财政一地一域改革实践为全国探索经验。

同时,全面退出最高投标限价、结算和决算评审,加快投资评审向预算评审转型,将预算评审全面嵌入预算管理全链条。全面退出政府采购电子卖场,规范小额零星采购和全流程政府采购管理,更好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

来源:红网

作者:李海波

编辑:黄舒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