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青年创业圈,“文化+科技”站上新C位
2025-10-09 17:19:42 字号:

湖南青年创业圈,“文化+科技”站上新C位

图片71.png

大赛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通讯员 滕思楠 长沙报道

“来湖南创业吧,让我们在湖南一起大干一场!”

9月17日,第十二届湖南省青年创青春大赛“文化+科技”专项赛现场,“声创四海未来”项目负责人马鹏博的一声呼唤,点燃了全场热情。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作为回应,本届大赛首设“文化+科技”赛道,吸引全国423个青年项目同台竞技。科技赋能文化,文化反哺科技,一场属于Z世代的融合实践,正为湖南注入新的青春动能。

科技为笔,书写湖湘文化新表达

青年创客以技术为器,用硬核创新打破文化传播的边界。

在湖湘大地,“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精神源远流长。而当Z世代拿起算法为笔、数据为墨,传统的文化基因正在被重新编码。

“让千年窑火在数字世界重燃”——“窑火智淬”项目通过三维扫描与AR技术,对长沙铜官窑古瓷片进行数字复刻。游客扫码即可“触摸”唐代釉下彩的纹理,还能在线设计虚拟器。

从小闻着茶香长大的吴江宇,带领团队研制“四保云萃”全自动泡茶机。结合茶胶囊与精准控温控时技术,让每一杯黑茶呈现最佳口感,也使茶文化以沉浸式体验触达Z世代。

《周礼·冬官考工记》有言:“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如今,科技不是文化的对手,而是传承的伙伴。从铜官窑的釉彩到泡茶机的蒸汽,青年正以创新驱动文化新生,为湖湘文脉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基因。

“热带雨林” 生态,赋能青年创业

“我们拿到了‘创业大礼包’,免费办公场地、贴息贷款、专属导师……都是真金白银!”马鹏博说。

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读博士生,他带着水声定位系统项目参加湖南省“七个一”进校园活动,仅用3个月就完成从落地到获得100万元股权投资的全过程。

湖南的创业环境,正如一片“热带雨林”——阳光雨露充沛,各类要素共生共荣。政策协同与资源聚合形成强大引力,吸引青年人才近悦远来。

以大赛举办地长沙市天心区为例,当地推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全链条”政策套餐:提供最长36个月免费办公场地、5亿元区级创新创业基金、月租800元即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还聘请30余家上市公司的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

资本对接是重头戏。60个入围项目与达晨财智、兴湘资本等22家投资机构开展“一对一”洽谈,现场达成1.5亿元融资意向。两轮签约中,首批7个项目落地天心,涵盖数字科技、文化传媒等领域;第二轮4个资源对接项目,如《掐丝珐琅工艺》非遗出海、AI多场景数据赋能,展现出“文化+科技”融合的多元路径。

随着“赛—投—产—用”协同生态不断完善,湖南正推动形成“赛事—孵化—产业化”闭环,让更多“金种子”在充足的光热雨露中长成“参天大树”。

Z世代主笔,书写湖湘新答卷

当非遗遇上AI,当壁画跃入云端,青年创客正在重新定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十二年来,“创青春”大赛已培育8000余个项目、超过6万名创客。而“文化+科技”赛道的设立,正是大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作为。

在这些青年创业者的行囊中,装着众多精彩故事:有的聚焦科技前沿,自主研发视觉生成大模型“橘洲”;有的驰骋数字蓝海,用“浪漫+科技”重构户外广告生态;有的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系统,让千年壁画在云端复活;还有的基于花瑶挑花文创,打造“数字花”IP矩阵……

这些尝试的意义,远超创业本身。它们展现出的是跨界融合所带来的业态创新与文化复兴。

以技术为笔,文化为墨,Z世代正让“活”起来的文化,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湖南实践的青春篇章。从宣传片《破土·追光》中的种子意象,到签约落笔的瞬间,再到屏幕上跳动的代码——这场青春盛会留下的不只是一纸名单,更是一粒深植于湖湘沃土的创新火种。

未来,湖南将持续深化“创青春”品牌,构建“团组织搭台、青年创客唱戏、创投基金助力、孵化平台培育”的青创生态,静待新苗成林、绿树参天。

来源:红网

作者: 任洁 滕思楠

编辑:刘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