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阳市高坪镇船仓村单村供水水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娜 摄影 吴伟 浏阳报道
山路蜿蜒,群山环抱,一座崭新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静静矗立其中。这里是浏阳市高坪镇船仓村单村供水水厂,每天,600吨清水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入596户村民家中。
“我们家的自来水,水量大,口感好!”船仓村村民毛承辉拧开水龙头,看着清亮的水哗哗流出,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
这笑容背后,是浏阳市创新实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精准建设、精细管护”模式的生动实践,让山区群众喝上了甘甜的“幸福水”。

船仓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内部。
精准施策:靶向破解山区供水难题
“对偏远山区要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浏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紧扣这一要求,浏阳市将高坪镇船仓村作为政策落地的“实践窗口”,精准破解山区供水难题。
船仓村位于罗霄山区,村里没有一条大河,日常用水全靠地表水。面对这一现状,浏阳市摒弃“一刀切”做法,严格遵循“分区分类施策”原则,创新采用“水源提质+工艺升级+管网延伸”改造方案。
在水源保障上,新建的浮船取水泵站从牛头岭水库获取稳定水源,彻底告别季节性缺水困境;在工艺升级上,引进一体化超滤膜设备,确保水质良好;在管网建设上,新铺及改造管道,实现供水管网全村覆盖。
“我们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浏阳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通过精准落实省级“两手发力筹措资金”的政策要求,浏阳市统筹中央移民后扶产业资金与地方自筹资金,因地制宜建设和改造了一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如今,浏阳一些偏远山区的村民打开水龙头,都能喝到“放心水”“安全水”“幸福水”。

船仓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取水点。
精细管护:构建长效运行“安全网”
工程建得好,还要管得好,水质才有保证。
在船仓村,一套“技术监测+分级管护+群众参与”的精细管护体系正在高效运转。
浏阳对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建立了“日检+周测+季审+抽检”四级监测体系,为水质安全筑起坚实防线:管护员每日使用统一配备的一体化水质检测设备,检测浑浊度、pH值、余氯、臭和味4项核心指标;依托规模水厂每周对周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开展专业检测;联合疾控中心每季度进行32项全指标检测;卫健部门不定期抽检,实现水质“双保险”。
更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创新推行“片组邻”三长制,将全村划分为3个片区、7个小组,设立40名邻长,形成“邻长发现、组长协调、片长督办”的快速响应机制。
据船仓村党总支部书记巫绍和介绍,邻长就在群众身边,能第一时间发现用水问题,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赋予村民“邻长”等角色,也让村民有了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村里还专门培养了数名“管水员”,经过专业培训上岗,备足工具和备件,确保故障及时修复。今年以来,村里“管水员”已及时处置用水问题17起,保障了供水连续稳定。
从船仓村的汩汩清泉到全市的供水网络,浏阳市正朝着“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的目标稳步迈进。村民由衷感慨:“现在水压稳了,水质好了,这清泉,真是甜到了心里头!”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吴伟
编辑:黄舒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