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念既出,八方来助。望城经开区正孕育着青春的创业传奇,他们跨越从校园到市场的鸿沟,把实验室技术变成生产线订单,这些突破拼接成湖南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沃土的生动注脚。2025年5月,红网联合望城经开区推出“望见新势力·青创纪”系列报道,见证大学生创业者们如何以技术为矛、以园区为盾,在创新创业的征程上勇毅前行,让梦想照进未来。
宋晨强在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里办公。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长沙报道
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从一台无人机起飞,可以看到怎样一片视野,飞出怎样一片事业?
无人机的“七十二变”
走进长沙云端视野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端视野”)的办公室,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无人机整齐列阵。“搭载不同的设备,无人机就能实现不一样的功能。”云端视野创始人宋晨强介绍道。
在湖南宁乡的稻田里,无人机化身“农田卫士”,结合遥感数据精准变量施药,效率是人工的20-50倍,节省农药20%-50%,有效降低土壤污染,并避免机械碾压造成的作物损失。
在浙江台州,无人机成为“城市画家”,通过航测技术采集海量高清影像,构建高精度数字孪生城市模型,为智慧城市平台提供三维可视化支撑,让城市治理跃升“上帝视角”。
在河北临西县的乡村上空,无人机担任“法治先锋”,创新开展罂粟禁种巡查和环保监测,解决当地村落分散、监管难度大的痛点。配合云端视野自主研发的AI识别软件,无人机能够自动识别罂粟植株,并赋予照片精准定位坐标,附带导航二维码,执法人员可以“一键导航”,精准除害。
无人机的“七十二变”,革新传统作业方式,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书写着科技赋能的新篇章。
从“拆家少年”到科技创客
人生对宋晨强来说,是旷野。
创业的故事可以从他的“破坏史”说起,小学四年级开始拆玩具,初中拆了妈妈的智能手机和家里的台式电脑,高中甚至拆了爸爸的摩托车发动机。“拆一次挨一次打。”他笑着说。
进入大学,宋晨强将“拆解”的热情转化为创造的动力。2019年,他离开河南,进入西安航空学院学习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始自己组装调试无人机。“买配件、买零件、学焊接,自己去调参。”宋晨强于大二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可是创业并非坦途,结果不尽如人意。
2023年底,宋晨强带着一套小飞机,一人来到长沙,重新启航。
如今,云端视野入驻长沙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团队发展到7人,目前推进森林消防、电力设计等多个项目,今年已拿下200多万元订单。
“望城经开区的政策和我们公司的定位非常符合,我们既可以享受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也可以享受科创公司的相关政策。”宋晨强说,三年免租的政策就可以帮助他们省下20多万元房租。下一步,他计划进一步扩大团队规模,再申请一片场地用作无人机青少年培训,并在园区的帮助下着手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从乡村到城市,从农田到山林,云端视野以无人机为支点,坚持自主创新、应用驱动,在低空经济这片广阔天地里,撬动着科技赋能的无限可能。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编辑:黄舒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