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优”无止境,“行”而不辍。去年以来,望城经开区推出营商环境十大“揭榜创新”项目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部门主动担当、积极履职,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红网联合望城经开区推出“创新领航 服务揭榜”系列报道,以企业“营商环境体验官”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政策“懂不懂”、流程“通不通”、服务“优不优”、体验“好不好”,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极省”一流营商环境。
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通讯员 陈泽智 长沙报道
“七八个人打手电筒的质检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开关设备。”在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办公室里,应则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爽边操作设备,边和记者分享研发成果。
作为基地首个入驻企业,魏爽和他的90后团队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他们的AI视觉检测方案已在多家浏阳烟花厂落地,落地把质检效率提升了几倍。他直言,能安心做研发,是因为园区“托底”到位:“3年免租金、20万创业补贴、创业导师全程陪跑和全方位创业服务,让我们敢把未来押在望城。”
魏爽的故事,是望城经开区优化创业环境的缩影。近年来,园区立足“两主一特”产业,持续完善“基地+基金”“平台+服务”全链条支持体系,让更多像魏爽一样的年轻创业者“敢创、能创、创得好”。
一座“拎包入驻”的创业梦工厂
走进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科创中心、工业厂房、独立办公室一应俱全,创业者拎包即可入驻。基地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集“办公+生产”于一体,以孵化“智能终端、新材料、医疗器械”大学生创业企业为主攻方向,提供从研发孵化到规模化生产的全周期支撑。
今年2月,该基地成功跻身首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成功引进40余个优质创业项目,其中青鹏材料、应则凯等项目发展势头强劲,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000万元;4个项目在省级“金种子杯”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科芯精工项目更被确立为省领导联点重点支持项目,平台集聚效应和孵化效能日益凸显。
不仅如此,园区还同步完善生活配套,高标准人才公寓、运动场馆、便利店、咖啡厅一应俱全,创业团队成员笑言:“大学生可以享受公寓租金七折优惠,两室一厅月租只要五六百元,性价比很高。”
政策大礼包让创业更轻松
“从入驻那天起,我们就没为房租发过愁。”来自湖南大学的博士生彭文罡直言,创业之初最怕的就是资金链断裂,而园区的“望见未来”政策正好解决了燃眉之急。
园区率先发布“望见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科创型企业培育政策,整合全区“望城创享30条”政策大礼包,涵盖三年免租、5至20万元创业启动补贴、每年最高10万元技术服务补贴,切实降低创业初始成本。同时,园区还前瞻性设立2亿元的种子基金,首期3000万元资金已完成基金管理人遴选工作,为初创企业跨越“死亡谷”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省下来的钱我们全投到研发里去了。”彭文罡说,“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两千万营收,晋升规上企业。”在政策托底下,越来越多年轻团队敢于“押注”未来,把更多精力投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从孵化到成长的“全链条服务”
立足创业者实际需求,基地专门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制定详尽的服务指南,为创业团队精准提供工商注册、财税法律、知识产权、创业辅导等11大类基础服务,真正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基地还积极拓展校地合作,已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12所省内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承办团省委“创青春”等品牌创新创业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等各类双创活动累计达15场次,创业项目、资本、导师在这里频繁碰撞,创新氛围“日日有火花”。
从拎包入驻到产品落地,从初创团队到规上企业,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正在不断催生新的创业故事。园区用真政策、真服务、真资源,把“敢创业”变成“能做强”,让创新成为园区发展的最强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陈泽智
编辑:丁斯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