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气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15日讯(记者 胡冲 摄影 冯竞萱)9月15日,湖南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专题宣传新闻通气会在长沙举办。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介绍了湖南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总体情况,株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了株洲北斗产业发展及规模应用相关情况。
近年来,湖南大力发展北斗产业,将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列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1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202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推进湖南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后,部省双方先后多次就协议落实进行深入交流和部署,累计推动解决产品检测、平台建设等具体事项21项。在政策支撑和专项资金引导方面持续发力,一方面强化督导激励,将北斗产业发展与应用纳入省政府大抓落实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以“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2024、2025年,湖南北斗领域获得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达4.2亿元,资金支持覆盖芯片研发、终端制造和应用推广等关键环节。
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链主”企业引培计划,已成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培育了中电星河(卫星载荷与地面接收)、金维集电(北斗专用芯片)、天仪研究院(卫星制造与应用)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优势的骨干企业。截至今年8月,省内企业研制生产的北斗芯片、模组、终端等产品产量达13.6万台套。全省13家企业共32款北斗终端产品入选国家强制采购目录,产品涵盖高精度定位芯片、导航模组、抗干扰终端等,本地化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同时充分依托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等高能级产业合作平台,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2025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中,专设航空航天及北斗专场,集中推介创新成果201项,现场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达55亿元。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围绕高端芯片、高精度定位等关键环节,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布局实施北斗多源融合时空增强系统等15个省十大技术攻关及“揭榜挂帅”项目,成功取得高精度解算芯片、阵列天线抗干扰导航终端测试系统等一批重大成果。建成测控与导航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9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新设院士工作站4个,推动中电星河等龙头企业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建创新联合体。
从规模应用和区域示范引领来看,截至今年8月,全省15个重点行业卫星导航应用保有量达103.6万台套,其中北斗应用90.6万台套。在全国39个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最新动态评估中长沙、株洲、岳阳分别位居第1、第4和第5位,排名较今年5月实现大幅跃升。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全面落实部省北斗战略合作协议为统领,全力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会上,株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近年来,株洲充分发挥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持续举办地优势,瞄准商业航天卫星制造与发射赛道,累计引进项目企业44个,汇聚上下游企业172家,从分系统研制、整星研制到星座运营、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终端设备的全产业链已初具雏形。比如商业卫星制造有赛德雷特,数据应用有千寻位置,火箭制造有宇石科技、卫星热控分系统研制有热数科技等等。今年上半年,株洲时空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达113亿元,增速达34.37%。
来源:红网
作者:胡冲 冯竞萱
编辑:丁斯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