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使用测树围尺等专业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8月26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张聪)8月25日上午,以“从树干到足迹,解锁森林‘碳’密码”为主题的长沙森林科普研学活动,在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正式启动。
近30名青少年与家长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聚焦“森林碳汇”的主题,采用“林业科技+自然科普”的创新模式,设置自然游戏、生态实验室、碳减排DIY工坊,以及森林科普展等环节,孩子们通过真实场景、真实体验与自然接触,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认识。
活动以“松鼠与大树”破冰游戏开场,迅速点燃青少年探索热情。游戏中学员们分别扮演松鼠、大树两种不同角色,根据活动讲师提供的“森林密码”,变换不同的组合。
随后,在林业碳汇科研人员指导下,学员们化身“林业调查员”,运用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以及测高器、测树围尺等专业工具,对公园内的典型树种开展样方调查,主要对胸径、树高等进行测量,以便测算样方内乔木树种碳汇量。
通过生物量模型推算单株树木碳储量,再延伸至整片森林的碳汇能力,学员们直观理解了“测量的一亩树林一年约可吸收0.75吨二氧化碳”的生态价值。同时,活动特别设置“家庭碳足迹测算”环节,培育低碳生活理念,引导学员计算日常出行、用电等行为产生的碳排放量,形成家庭碳账本并设计个性化减排方案,并换算出需要多少棵树,才能达到“碳中和”。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碳减排”DIY工坊,学员们用再生材料制作创意解说牌,将“绿色出行”“节能居家”“低碳消费”等理念转化为可视化宣传标牌作品,并在活动全过程严格执行“无痕山林”原则,所有实践产生的废纸、废材、测量工具包装等均由学员自主回收,践行“零废弃”环保理念。
为响应“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本次同步开设森林生物多样性科普展。通过图文展板,系统展示了大山冲森林公园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南方红豆杉、闽楠等物种的生态价值,结合红外相机监测到的白鹭、豹猫等野生动物影像资料,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来自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创新站的陈利博士介绍,活动通过“测量-计算-应用”的科学实践路径,将抽象的“双碳”目标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态行动,能够让学员们在实践中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双碳”的贡献,既能提升公众对林业碳汇的科学认知,也激发大家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陈利表示,未来,还将推进更多林业科普活动走进湖南省各大自然保护地。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同时得到了长沙市科协、长沙市林业局、长沙市关注森林委员会办公室、长沙县路口镇人民政府、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事务中心的大力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张聪
编辑:丁斯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