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优”无止境,“行”而不辍。去年以来,望城经开区推出营商环境十大“揭榜创新”项目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部门主动担当、积极履职,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8月起,红网联合望城经开区推出“创新领航 服务揭榜”系列报道,以企业“营商环境体验官”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政策“懂不懂”、流程“通不通”、服务“优不优”、体验“好不好”,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极省”一流营商环境。
位于望城经开区的蓝河营养品有限公司。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文婷婷 通讯员 张炼 长沙报道
“蓝河,全球绵羊奶粉领导者,连续五年销量第一!”8月23日,在长沙举行的蓝河高质量发展报告大会上,全生命周期科学营养产品以及三大突破性科研成果重磅发布,蓝河营养品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蓝河)再次把行业目光聚焦到望城经开区。
蓝河故事:从“卡脖子”到资本加持
从2015年推出全球首款婴配绵羊奶粉,到如今发布全生命周期科学营养新品,蓝河在羊奶粉赛道上不断领跑。
自落户望城经开区以来,蓝河持续加码研发,不断推出新品,销售和纳税规模逐年攀升,正积极筹备上市。然而,对蓝河而言,融资问题一度是“卡脖子”的障碍。
“我们核心资产大多在海外,国内融资一度成了难题。”蓝河财务总监王小岩回忆,研发投入大、上市筹备资金需求急,现金流一度承压。
关键时刻,望城经开区主动介入。财政金融局多次走进企业调研,详细了解资金缺口,组织银企对接会,并结合蓝河特点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最终,经过四年的协商,在财政担保和风补基金的支撑下,蓝河成功融资超亿元。与此同时,贷款贴息政策也第一时间落实,帮助企业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是蓝河对园区服务最直观的评价。金融上的精准支持,不仅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更为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链上的深耕注入了底气。蓝河的故事,是望城经开区引导金融活水润泽实体良田的生动注脚。
金融机制创新:让企业“能贷敢贷”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金融服务是否畅通,决定着实体经济能否健康成长。近年来,望城经开区财政金融局聚焦企业融资难点痛点,持续深化政银合作,在金融供给侧持续发力。
一是三张清单精准对接。园区依托一对一联点机制,建立起560余家企业的融资需求清单,常态化更新、动态跟踪;对接辖区25家金融机构,形成部门督办销号清单,精准匹配需求;同时将100余款金融产品汇编成册,推出银行产品清单,让企业“有需即有解”。截至目前,大型银企对接会已为百余家企业放款超10亿元。
二是三方机制分担风险。在融资中,企业缺抵押、银行怕风险,是横亘在中小企业面前的共性难题。园区依托“潇湘财银贷”等风补基金,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以财政资金为企业增加信用、为银行分担风险,推动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风补基金累计发放贷款近7亿元,放大倍数达到14倍,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三种方式压降成本。园区在优化金融服务考核导向的同时,用足财政贴息政策,帮助企业降低实际利息支出,在风补基金、融资担保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基金,成立创新创业基金,不断扩大基金“朋友圈”,拓宽资本“合作面”,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正是这“三单、三方、三种”组合拳,构建起望城经开区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生态,形成了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回应、银行有支持的良性循环。
望城经开区不断为企业输送“金融活水”,让更多像蓝河一样的企业敢想敢干、轻装前行,在这片产业热土上孕育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关链接:
创新领航 服务揭榜①丨恒茂信息上榜“数字新基建”百强,望城经开区智赋转型结硕果
创新领航 服务揭榜②丨望城经开区构建人才“引力场”激发创新源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文婷婷 张炼
编辑:丁斯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