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御敌长城,用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据统计,1921-1949年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共20多万人,有名可查的英雄和烈士就有15万余人。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以牺牲铸就民族脊梁,让湖湘大地成为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沃土。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专栏,回望抗战岁月,缅怀湖湘英烈,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让英雄之光,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洁 实习生 李昊杰 长沙报道
在江苏省句容市兆文山白兔镇,一座刻有“抗日烈士肖国生之墓”的墓碑静静矗立。这位牺牲时年仅23岁的原新四军第二团政治处主任,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
寒门学子投身革命洪流
1916年,肖国生出生于湖南浏阳淳口镇杨柳村的贫寒农家。他5岁进入本村进善小学读书,毕业后因家贫无力升学,后幸得革命教师萧伦吹资助,才得以继续学业。
1927年“马日事变”后,因萧伦吹参加农民运动,两人被迫转移外地。1930年红三军团攻克长沙后,萧伦吹重返浏阳全力投入农会斗争。不久,肖国生临危受命,代理教师职务。他以学校为据点,组织少先队员为赤卫队执行放哨、把守关卡等任务。
转战南北淬炼革命英才
1930年冬,14岁的肖国生加入浏阳赤卫第六师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随浏阳赤卫第六师转战江西,历任湘鄂赣独立师宣传员、红十六军第九师第七团第二营第八连文书等职。1933年,红十六军缩编为红十六师,肖国生调第四十六团当秘书,并由团长钟彪、政委袁红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5月,为掩护湘鄂赣省委机关突围,他率后勤人员在湖北崇阳与敌激战,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
抗日战场彰显政工风采
1938年1月,肖国生随新四军第一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先后任一团宣传股长、二团政治处主任。在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中,他参与指挥新丰东车站、新塘、句容等战役。不久,又和第二支队一起在镇江、常州、芜湖之间的广大地区,粉碎敌人20余次“扫荡”。为鼓舞官兵的斗志,每次战斗后,肖国生便会组织政治处干部下连队,指导开展战评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大力表扬战斗英雄,使部队的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1939年初,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互相配合,在苏南敌后的金坛地区和溧(水)武(进)公路沿线主动出击,在水阳镇、官徒门、东湾、延陵等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3月7日,日本侵略军纠集数千步兵、骑兵,从四面包围新四军第一支队驻地丹徒县上会乡,肖国生所在的第二团奉命抢先控制海拔119米的制高点白石山阻击日军。经过反复冲杀,部队伤亡极大,肖国生意识到继续硬拼,只会造成更大的牺牲,于是他说服部队,向敌兵薄弱的方向突围。战士们跃出阵地,同日军展开肉搏,终于杀出重围。肖国生却在冲杀中不幸中弹殉国。
来源:红网
作者:任洁 李昊杰
编辑:黄舒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