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湘医脉,绵延千载。如今,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进程中,王琦书院湖南分院应运而生。以师承之道融汇院校教育之广,循金木水火土之理,承古训,启新章。
在王琦书院湖南分院成立之际,红网时刻新闻专访多位专家学者,共话湖湘中医的传承与新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实习生 刘兴 长沙报道
岳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欢。
7月19日,王琦书院湖南分院(下简称“书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第12家分院,也是首家与科研院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作的书院。王琦书院由王琦院士倡导,旨在培养高层次中医药领军人才,融合经典奥义与现代新知。
作为书院的第一批学员,岳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欢参加了书院的成立大会。王欢深耕脾胃病的防治多年,以中西医结合、整体调理著称,成功治愈众多疑难杂症患者(如贲门失弛缓症、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等),其“仁心仁术”深受赞誉。
“作为一名有深厚中医情怀的临床医生,我深感荣幸能见证湖南中医药教育的这一里程碑,参会深受触动。”王欢介绍道,书院以“发经典之奥义、融现代之新知、汇百家之言论、畅自由之思想”为宗旨,现场汇聚了众多国内及省内的中医“大咖”,氛围既庄重又充满活力。
“书院的成立,不仅是对湖南中医底蕴的认可,更点燃了我们中医医生的热情——它像一座桥梁,将传统师承与现代创新连接起来。这是湖南中医药人共同的荣耀时刻,激励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推动中医现代化。”
据了解,书院聘请了王行宽、尤昭玲、段金廒、杨文明、王新志等30位专家学者受聘为首批特聘教授,采用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体验临床和自由探讨等三种教学模式,更好地将院校教育的“标准化”与师承教育的“个性化”相融合。
在王欢看来,书院成立,意义重大且深远。
她认为,首先,书院是一个湖南高端人才培养的摇篮。湖南是中医药大省,有2000多年历史(如马王堆医学),但缺乏国家级书院平台。分院立足“科教融合”,能加速培养战略型、复合型人才——这正是湖南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亟需的。
图为王欢(右)正在看诊。
其次,书院倡导多学科交叉(如融合信息科学、现代医学),这种思维碰撞将推动湖南中医药从“经验传承”向“创新驱动”转型。书院能系统培训学员的综合能力,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最后,它将凝聚全省资源,解决临床难题。
“书院提供的交流平台,能让医生们互鉴经验、共破瓶颈,最终惠及三湘百姓的健康福祉。”
“对我而言,这是难得的成长机遇。”王欢介绍,一方面,书院提供“进阶式赋能”的培养路径,作为中医临床骨干,她能通过高层论坛与院士、名医直接对话,学习前沿成果。另一方面,书院以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能使其拓宽思路,提升创新能力和带教水平,让她有机会做更系统的学术研究。
王欢表示,“未来,将谨记王琦院士对我们学员的嘱托:‘熟读经典为之本,旁听大家为之川,融合古今为之博,躬亲实践为之恒,知效知书为之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钻研,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湖南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守护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欢的回答,彰显了王琦书院湖南分院成立的核心价值:以人才为引擎,驱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她的临床经验与书院理念相得益彰——其“整体调理、多管齐下”的疗法,也是对书院“多学科交叉”宗旨的呼应。未来,湖南中医药事业将在这样的平台上,迈向更高质发展,惠及千家万户。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刘兴
编辑:张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