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数说湖南75年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2024-09-28 20:59:24 字号:

数说湖南75年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编者按: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勠力同心、拼搏进取,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沧海桑田,三湘巨变。金秋时节,红网联合湖南省统计局推出系列报道“数说湖南75年”,细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革新,记录不同行业领域的历史变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向统 长沙报道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砥砺奋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省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发展大幅跃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7.8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0012.85亿元。1953-2023年年均增长7.8%,平均每9年翻一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突破2万亿元、2016年突破3万亿元、2020年突破4万亿元,到2023年突破5万亿元,实现了万亿级“四连跳”,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86元,增加到2023年的75938元,年均增长6.7%;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站上1万美元、达10682美元,2023年为10776美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财政基础十分薄弱,195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2.15亿元。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全省财政实力显著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993年突破百亿大关,2010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增加到3360.51亿元。

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壮大。195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不足亿元,只有4400万元,2023年末增加至77353.9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由500万元增加至69191.47亿元。1993年全省仅有两家企业在境内上市,通过股票市场筹措资金3.26亿元,到2023年末境内上市公司达146家,全年直接融资额4045.9亿元。

基础设施显著加强。伴随财政实力的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全省交通运输、信息传输等事业日新月异。

1950-202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0%。2023年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6079公里,是1949年末的6.4倍,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由2009年末的606公里增加到2501公里;公路里程由1949年末的3142公里增加到2023年末的24.28万公里、增长76.3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530公里、是1994年的171.1倍。2023年末湖南机场通达130个城市,其中国内113个、国际及地区17个。

信息传输技术快速提升。全省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011年末突破500万户、2016年末突破1000万户,2023年末达2744.06万户、是2005年末的21.2倍;202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680.25万户,是2000年末的27.5倍;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77%,分别比1985年末提高49.1个和24.7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发展更趋协调平衡

全省坚定不移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持续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为湖南的主要支柱产业,经过75年的努力,全省产业结构由典型的农业经济逐步发展为以农业为基础、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67.3:12.3:20.4调整优化为2023年的9.3:37.6:53.1。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一二三”演变为当前的“三二一”,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67.3%下降到2023年的9.3%,降低了58个百分点。1953-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0.4%提高2023年的53.1%,提高了32.7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竞相发展。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大湘西开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四大区域竞相发展。长株潭地区先发优势得到巩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0741.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41.5%,比2013年占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9797.28亿元,2014-2023年平均增长7.3%,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显著,2014-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10.1%,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经济不断壮大,2013-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5%,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

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速,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全省城镇常住人口由1949年末的235.95万人增加到2023年末的4017万人,城镇化率由1949年末的7.9%提高到2023年末的61.2%,提高了5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2年的2.76缩小到2023年的2.35。

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动力变革激发活力

全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秉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创新型湖南建设成效明显。

传统动能持续优化。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逐步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0年的6.5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0203.34亿元,年均增长11.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9年的39.5%提高到2022年的45%。202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880.05亿美元,1952-2023年年均增长13.5%,外贸依存度由1951年的2.9%上升到2023年的12.3%。

新兴动能快速壮大。2013-202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4.6%,提高到2023年的13.5%。2016-2023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按卖家分)年均增长24.8%,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2010-2023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年均增长38.6%;快递业务量由2012年的1亿件,增加到2023年的31.01亿件,年均增长36.4%。

创新驱动作用凸显。全省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由1996年的0.31%提高到2022年的2.47%。2023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为74940项,授权量为20133项,分别是1985年的124倍和1677.8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3.3%提高到2023年的22.8%。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全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美丽湖南建设大步迈进。

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全省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由1978年的124.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277.77亿元,利润总额由1978年的14.1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052.1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1998年末的71.04%下降到2023年末的52.7%。

节能减排有序推进。2006-2023年,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58.1%,年均下降4.7%。2023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1.3%,比2008年降低8.6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美丽宜居。2023年,全省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重为97.2%,比2015提高10个百分点。全省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5%,比2015年提高12.7个百分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3个,面积90.6万公顷。2023年末森林覆盖率达53.15%,比1949年末提高21.95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全省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2023年492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43元增加到2023年的20921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4%和69.9%下降到2023年的28.5%和30.3%。

科教文卫长足发展。2023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比2012年提高0.1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4.77%、比2012年提高6.77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由1949年末的0.26万人增加到2023年末的177.8万人。公共图书馆由1949年末的1个增加到2023年末的148个,博物馆和纪念馆由1951年末的1个增加到180个。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末的239个增加到2023年末的5.75万个,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由1.69万人增加到56.93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床位数由1949年末的1.3张增加到2023年末的75.1张,每万人口拥有医生数由5人增加到33.3人。

社会保障惠及百姓。全省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2023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355.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46.7万人、是2000年的8.3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18.4万人,是2000年的4.6倍。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740.4万人,是2000年的2.1倍。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向统

编辑:刘良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