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心怀民生福祉 点亮万家灯火
2024-08-30 09:12:40 字号:

湖南:心怀民生福祉 点亮万家灯火

回望过去30年,湖南财政社保事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将解决就业、看病、养老等攸关民生福祉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30年来,湖南财政社保事业发展得到全方位跃升,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处处彰显着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民生保障,推动全省人民共享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成果。

制度改革更加全面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1994年,省财政厅成立社会保障处,开启了改革探索之路。经过几年筹备,1999年正式出台《湖南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实现由福利型医疗向社会保险型医疗转轨。2003年1月,湖南城镇各单位职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同时,公立医院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领域的改革也渐次拉开序幕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冲锋号。此后10年,省财政厅出台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推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持续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养老服务补贴等制度,涵盖各类群体、针对各类基本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养老保险改革深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行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统管,解决全省范围内基金缺口结构性矛盾,实现基金安全可持续。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突破。稳妥推进医疗卫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支持推进医保改革理顺政府管理职能,积极参与药品集中采购改革。

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渐入佳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大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1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财政社保改革再出发,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保问题,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支持开展普惠托幼试点,等等。

社保支出更加有力 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2013年,湖南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55元/月;2023年达到131元/月,增长138.2%。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2年人均养老金比2013年增长61%。

2013年,湖南省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为280元/人;2023年全省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水平达到640元/人,比2013年增长128%,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规模达到321.6亿元,有力推动湖南省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2013年,湖南省城市低保指导标准为300元/月、农村低保指导标准150元/月;2023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50元/月、5000元/年,各地在落实省级指导标准基础上主动作为,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实际达到657元/月、5852元/年,分别比2013年增长108%、209%。

同时,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水平也持续稳步提高。

30年间,湖南财政克服社保刚性支出压力增大困难,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1993年财政社保支出10.69亿元,2014年迈进千亿大关达到1084亿元,2023年财政社保支出达到2425亿元。从1993年到2023年,全省社会保障支出翻了230倍,年增长19.87%。

政策措施更加精准 重点群体应保尽保

“民生问题”广大而精微,无论是“消灭血吸虫”还是“渔民上岸”的胜利,背后都有财政社保政策的精准扶持,稳稳托起重点群体、困难群体民生安全网。

岳阳市君山区北枕长江,南倚洞庭,一度是全国湖沼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之一。1997年,省财政厅作为联点单位,开始对口帮扶君山治理血吸虫。统筹资金资源、人力智力,全力支持君山3大血防站所建设,实施家畜、人、传染源控制三项重点工程,助力血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君山血防治理模式被全省推广。省财政厅高度重视血吸虫防治工作,持续接力25年,创造了血吸虫防治“君山模式”,终于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被称为“长江之肾”。28580名渔民曾栖身于湖水之上,居无定所。2013年,湖南启动“渔民上岸”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省财政厅积极发力,为其铺好“上岸路”、织好“保障网”、打好“组合拳”,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31亿元,全省2.8万名靠水吃水的退捕渔民告别“水上漂”,住进安居房、踏上致富路,全部上岸觅新生。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儒家构建的“大同”社会,也是湖南财政社保事业坚守不变的民生目标。一方面,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标准科学调整、资金合理分担“三项机制”,稳步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健全监测机制开展临时救助,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另一方面,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残疾人托养照护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残疾人托养照护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孤儿保障水平。如每年安排资金向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并逐年提高保障标准。2020—2023年,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从每月950元提高到110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从每月1350元提高到1500元。

服务发展更加积极 经济运行“减震器”作用凸显

举办招聘会超3.5万场,服务企业60万家,提供岗位1000万个以上……就业春风吹遍三湘大地,激荡“千帆竞发”经济活力。今年是“春风行动”20周年,省财政厅配合相关部门,在稳和扩、供和需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湖南经济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夯实基础。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保障。湖南财政持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财政引导和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对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补贴,逐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就业体系。2021—2023年,全省共发放失业保险待遇59.81亿元、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28亿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28亿元、稳岗返还资金24.47亿元。

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减震器”,具有经济运行逆周期调节功能。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省财政厅担当作为,政策应出尽出,办法能用尽用,在助力疫情防控、决战脱贫攻坚等场景中积极作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13—2023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69.1亿元,全省552.13万人脱贫。社保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底线工程,出台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兜底脱贫等举措,支持打好脱贫攻坚仗。截至2023年底,全省脱贫人口中共有79.03万人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5.79万人给予临时救助,18.57万人认定为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人口中共有30.05万人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0.71万人给予临时救助,4.56万人认定为低保边缘人口,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扶尽扶,有效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

积极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6%,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按全口径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的基准值。政策实施以来,共减少社保缴费负担近1000亿元。

来源:中国财政

作者:刘良武  罗雨晴

编辑:黄舒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