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助力学子逐梦深蓝
2023-05-13 20:52:19 字号: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助力学子逐梦深蓝

微信图片_20230513163742.jpg

5月12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与全国4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现场交流。

红网时刻新闻5月13日讯(记者 李海波 通讯员 於建伟 陈冲)5月12日,“第七届全国主流融媒体湖北特色高职行”主题活动走进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探寻该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的灵魂。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有一种新型的“三明治”培养方式:4个月校内学习培训+8个月上船实习+4个月返校强化,通过这一方式,培养优秀海员,为巨轮上的“螺丝钉”提供舞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徐立华向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介绍,学校将“1+1”学历证书、船员岗位适任证书,“X”适应专业群不同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进校即选拔组建卓越海员班,企业全程参与准员工培养,强化日常航海文化导入、英语口语会话培训和一些特色项目培训,实施海上实习具体执行,构建“政军行校企”五方协同的卓越海员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的成效也很显著。学校首届卓越海员班适任证书考试一次通过率进入全国前列。“24+8+4船院模式”在联盟院校和企业得到借鉴推广,逐步形成区域内有影响、行业中有特色、全国可借鉴的卓越海员培养新模式。

据了解,作为湖北唯一一所“双高”学校,目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2个专业群进入国家“双高计划”,智能装备制造与应用、数字商贸物流2个专业群进入省级“双高计划”。近三年来培养了1500多名造船工匠型人才,毕业生参与国产航母、大型驱逐舰、深潜器等国家工程建设,为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对接产业需求培育技能人才

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船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记者看到,几位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使用智能制造生产线,机器人在学生的操作下向前移动。

微信图片_20230513163853.jpg

学生在实训。

在该校,像这样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还有很多。

截至目前,学校校企合作企业345家,合作专业50个,共建订单班39个,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军共建专业比例达58%,新增技术先进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2个,合作培养学生数占比达67%。建有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1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据了解,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军民融合”设置调整专业,面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产业变革持续推进内涵建设,逐步形成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的“三海一工”专业布局。建成国家级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5个。牵头组建全国船舶行指委、省国防科工职教集团、省焊接职教集团,参与筹备成立中国海洋科技工业产教融合职教集团。与招商工业、中船重工等大型企业开展工匠订单班,与海军、武警联合开展士官生定向培养。

微信图片_20230513164014.jpg

军士生技能训练。

作为湖北唯一一所“双高”学校,目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2个专业群进入国家“双高计划”,智能装备制造与应用、数字商贸物流2个专业群进入省级“双高计划”。近三年来培养了1500多名造船工匠型人才,毕业生参与国产航母、大型驱逐舰、深潜器等国家工程建设,为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海波 於建伟 陈冲

编辑:黄舒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