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后浪潮音|故园此声
2023-04-14 10:44:10 字号:

编者按

聚年轻“后浪”,发时代“潮音”。长沙党建开设《后浪潮音》专栏,坚持正能量、深思考、近距离、新表达,推出直抵人心的评论、散文、读书心得等,为全市年轻党员干部提供网上学习交流平台。

故园此声

人人都有一个故园梦。

600多个日夜。初上沩山时,从宁乡市区出发一路向西,漫天夕阳真是应了那句“山山唯落晖”。

带着未知的期待和恐惧,慢慢在这个山中小镇落地、生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里不仅地势较高,好像日子也流淌得更慢些。

微信图片_20230414104042.jpg

晚上九点不到就空荡无人的街道,习惯了早睡早起的老乡,把整个夜晚拉得很长很长。空闲的夜里一页页地看书,好像把几百个夜晚都翻了过去。

于我而言,这里虽然是山水异乡,但乡音相差无几、饮食大体无二,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沩水的清甜不仅造就了沩山豆腐、沩山毛尖的独特,也流淌着楚沩大地的宽博和力量。主席游学,毛尖清香,绘不下宁乡画卷;青山含黛,密印悟禅,道不尽沩山风流。

坦然说,不是没有设想过另一种人生选择下的自己会境遇如何,但哪怕单论生命的鲜活力、生活的战斗力,我也感到十分知足。

在以青春为接力棒、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赛场上,中国青年从“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年代走来,信念的火炬却在代代相传中熊熊燃烧:从战争年代“用我一湘壮河山”的无私无畏,到改革岁月“勇立潮头逐浪高”的创新创造,再到新时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奋力奋发……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处处都有着青年奋进的身影。

跨越时空,超越个人,在不同时代的青春中引来共鸣的,正是“奋斗”二字。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接受“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在极限徘徊中扩充了人生的多种体验,在各种难以用语言描绘、用逻辑归类的情况里,我看到了生活更多的真实面貌。不是只有光鲜亮丽,不是只有自律上进,更多的细枝末节藏在广袤的生活里。

微信图片_20230414104049.jpg

于是我更懂了那句“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的含义,也更懂得自己扎根于此的意义:依旧还有无数个像我们一样的基层干部,坚守在一线、奋战在一线,也试图给世界传递更多真实、真情的声音。

个人的力量和声音可能渺小到微不足道,但无数个体则可以汇聚成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

春日采茶,夏日摘桃,见证了沩山季节的更替;敲门入户的一声声闲谈与提醒,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人民群众为圆心,以安全与发展为半径,防疫抗疫、防火抗旱、防汛抗洪……变化的只是景色与工作的形式,不变的便是那镌刻心间的信念与执着。

作为青年干部,要更好地践行奋斗,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去创造美好的人生、去实现伟大的梦想。唯有心怀远方,才能一路风雨兼程。

乡音难改,故园此声。我们站在前人从漫天黄沙、江边小楼中奋斗出的成就上,也必将为我们的后来者,将这奋进的基因代代相传。这青春奋进,是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这青春奋进,是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若是茶满园,定与君相约。”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也应当发出这样的邀请:来小镇逛逛吧!来看看这片被用心守护着的土地,在密印寺的古韵和沩山毛尖的清香里消磨一个诗意的黄昏。

图片

(作者喻赛琼,2021届选调生,宁乡市沩山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来源:长沙党建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