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质效“双增” “双减”落地有声
2021-12-06 16:12:21 字号:

质效“双增” “双减”落地有声

24090ddaa13d491359aa9bb8bf06ada.png

“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丰富的课后内容。

红网时刻记者 曾拥璇 通讯员 乔芳 岳阳报道

自今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到现在已百日有余。政策的落地实施,从家庭作业到校外培训,从课堂教学到课后服务,“双减”带来了哪些变化?

家长“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了

下午五点半,湘阴县家长李女士下班后,开车来到文郡城东学校接儿子回家。新学期以来,往日困扰她的“三点半”难题已经解决。

“‘双减’之后,儿子不用去校外托管班,晚上也不用再陪他写作业了,一家人可以享受的亲子时光更多了。”李女士说道。

放学时间调整了、作业负担减轻了、课后服务内容丰富了——这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最直接的感受。

作业少了,质量却不能降;时间短了,效果却不能减。“为更好地落实‘双减’,为学生创设乐学环境,学校提出了‘三提高’的措施,既提高课堂质量、提高作业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湘阴文郡城东学校校长肖勇说道。

减负不是最终目的,减是为了促增,核心是提质增效。

ff77b660fc4015d2c6493e9d4637eda.png

课堂形式更加优化。

对此,湘阴文郡城东学校教科室主任甘范告诉记者,“‘双减’其实是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的培育上来,需要更科学地设计作业内容和课堂形式,比如,我们的课改——津本‘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就顺应了大趋势,从导学、自学、互学、展学、固学五个方面,提高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学生兴趣爱好增多了

没有了校外培训班,如何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避免让孩子“放羊”?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不是简单地看管照料,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需要丰富内涵、拓展形式、提升品质,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校本化行动。”肖勇说道。

在湘阴文郡城东学校,一直以来开展的“1+N”课程这学期已开到100多门,供全校学生选修,“双减”落地之后,也愈加受到家长和学生喜欢。

“1”是特色性课程,学校结合湘阴岳州窑资源和紧靠禁毒基地的优势,开设陶艺课程和禁毒教育课程。 “N”是多元拓展性课程,开设了文学、艺术、体育、科技、计算机、等校本拓展课程。此外,学校还协同多元主体有益补充,开设“家长课堂”,拓宽课后服务的边界。

王同学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新学期选修了绘画课程后,比较内向的她如今笑容都更多了。“我喜欢画画,在选修课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到了很多技巧,就很开心。”

学校全方位教育加强了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素质教育迎来了红利期,学校需要更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针对性、多样化的教育。

“双减规定的推出,本质上是对教育生态的修复,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让学校必须走高品质、有内涵、内生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而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学校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它包括管理、服务、课程、活动、教学等。”肖勇说道。

以湘阴文郡城东学校为例,学校提出了“三关注、一改革”的概念,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安全工作和改革学校质量评价体系。12月3日,文津教育集团湘阴文郡城东学校举行教学开放日活动,湘阴县教育局组织全县54所中小学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及学科教师近五百人听取城东学校在“双减”落实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共研教学发展大计。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学校在改变,从外向型发展走向实现远景目标、价值引领的内生型主动发展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来源:红网

作者:曾拥璇 乔芳

编辑:陈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