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在湘西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举行。
编者按:“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过5年接续奋斗,湖南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等跃上新台阶。红网时刻开设《辉煌“十三五” 谱写新篇章》专栏,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这是奋进的五年,这是辉煌的五年。
五年来,三湘大地广大干部群众辛勤耕耘,农业农村发展硕果累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全面展开,成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压舱石”。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都是主战场和前沿阵地。五年来,湖南上下齐心同力,以农业现代化为依托,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三产融合,奋力打造新时代的“鱼米之乡”。
2020年11月2日,衡南县清竹村袁隆平院士团队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冲刺1500公斤的测产现场。
稳产量,扛稳产粮大省责任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历来是全国粮食主产区,是全国“米袋子”“油罐子”“菜篮子”“果盘子”的重要阵地,为确保国家主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五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着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高产水稻育种攻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粮食生产的“压舱石”地位凸显。湖南继续延续“稳面积、稳产量”的“底线思维,扛稳产粮大省的政治责任,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2020年11月2日,在衡南县清竹村,随着测产组的结果公布,正式宣告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再次刷新了杂交稻的亩产纪录,袁隆平院士团队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超过1500公斤。
袁隆平院士与测产现场进行视频连线。
在衡山县,现有耕地面积仅34.36万亩,但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却在70万亩以上,2019年粮食产量近22万吨,为湖南扛起“产粮大省”政治责任贡献了重要力量。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正是衡山县“四两拨千斤”的秘诀。在湖南,除衡山县外,桃源县、浏阳市等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样可圈可点,衡山县只是湖南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湖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4764.2万亩,占保有耕地面积的79.99%。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5年的44%提升到的51.5%,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4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56%提高到59.74%。
湖南扛稳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毫不松懈抓粮食生产,全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十三五”期间,湖南的粮食产量稳定在600亿斤左右,生猪出栏量也处于各省前列。
兴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的“进路”和“近路”
“十三五”期间,湖南以三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六大强农”行动,以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湖南三大万亿产业之一,同时培育出茶叶、水果、中药材、蔬菜等一批千亿产业。
黄桃产业成为炎陵地区群众致富增收的源头活水。
“十三五”期间,湖南以农业现代化为依托,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以做精做优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把精准精细理念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健康、文化等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
在“洞庭明珠”益阳南县,一株稻和一只虾成就一个产业的传奇。“稻虾第一村”南洲镇南山村,正是通过大力发展稻虾产业,让村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翻番。
如今,南山村已成为南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村美民富,生态、生产、生活贯穿于乡村振兴的一条主线上。南山村党支部书记赵志详说,“稻虾产业为村子带来的不仅仅是改变,更是未来。”
2019年,南县稻虾生态种养基地达55万亩,年产小龙虾9万吨、稻虾米原粮28万吨,综合产值达130亿元,稻虾产业已成为南县稳粮增收、脱贫攻坚、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南县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
安化黑茶现代农业展示馆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而在益阳安化,5G技术、工业互联网、卫星遥感技术已与黑茶产业深度融合,让黑茶这个古老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并进一步催生出当地“茶旅文康”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
2020年4月,扎根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区的湖南湘佳牧业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首发上市,成为中国生鲜家禽上市“第一股”,品牌价值高达45.94亿元。
一家大山深处的农业企业,通过“玩转”精细农业,从而“土鸡”变“凤凰”,冲上中国生鲜家禽上市“第一股”的励志故事,就是近年来湖南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湖南经济作物占农业产值比重提高到72.3%,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达53.7%。全省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85家,上市公司20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湘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扩大。
产业兴旺已然成为湖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路”和“近路”。
描底色,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绿色是乡村的原生底色,乡村振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要守住乡村的迷人色彩。
在株洲醴陵,农药示范门店对所有的高毒农药规范监管,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正蔚然成风。
在长沙宁乡,“革命”后的厕所,被整治的黑臭水体和空心房,让乡村改换了新颜。
宁乡市陈家桥村易家湾“美丽屋场”。
湖南的“美丽乡村”正如雨后春笋,拔节而生,装点着整个三湘大地。
“十三五”期间,湖南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始终坚持生态绿色发展主基调,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8年7月27日,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被视为湖南正式打响乡村振兴“第一仗”。
湖南按照全面铺开、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总思路,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湖湘特色美丽乡村。突出抓好厕所革命,着力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水平,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同时启动了“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
宁乡市菁华铺乡陈家桥村。
“十三五”期间,湖南实施湘江干流禁养区规模畜禽退养、洞庭湖区养殖环境治理、全省部分大中型水库养殖污染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支持近5000个规模养殖场新建粪污处理设施,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废弃物场户处理率达到70%。在561个村开展了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示范村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全省有3500多个村完成垃圾治理提升任务,35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垃圾分类,长沙市垃圾治理经验、津市垃圾治理“绿色折旧”模式在全国得到推介。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7.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1.52%。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胡冲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