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纪检人故事】胡志云:善打硬仗的“胡一刀”
2019-07-05 10:58:49 字号:

“胡一刀”,是同事们给益阳市赫山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胡志云取的外号。然而,见过胡志云的人都感觉他很腼腆、很憨厚、很随和,让人很难与他的绰号挂上钩。

在反腐一线奋战11年,先后主办和参与查办立案案件150多件,其中留置案件28件,移送司法机关判处刑罚22件,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900多万元……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胡志云的艰辛付出,是他的忠诚、干净、担当。

吃苦耐劳,有一股“牛劲”

胡志云办案,有一股“牛劲”,善于啃“硬骨头”。

2012年,一条特殊的索贿线索交办到胡志云手上。

“这个案件很特殊,因为案件已经由公安系统内部进行过几轮调查。被举报人具有极强的反侦查能力,不光以强权压制举报人,还串通相关人员做假证对抗审查,”领导这样交代胡志云,“总之,这个案子调查难大。”

胡志云接手后,连续几天几夜,一头扎进调集来的书证里,一份一份地比对,一笔资金一笔资金地推敲,终于在数千份书证资料中找到了前后矛盾的疑点,并以此为切入点。

“请你看看张票据,有什么要解释说明的吗?”看到胡志云轻轻递到眼前的票据时,这名对象脸上的情绪一时变幻不定。

“是惊喜还是惊吓?订立攻守同盟的事是我说还是你来说?”

这名之前坚称“自己的事不记得,别个的事不晓得”的“老公安”在铁的证据面前终于软了。此人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当大家都在叹服他的能耐时,胡志云谦虚地说:“不是我有多大能耐,而是我坚信,不管他之前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违纪违法,雁过总会留痕。我们只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总能找到突破口。”

“他身上有一股牛劲,越是遇到困难,他越是不肯放弃,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同室的曹新国这样评价他。

动真碰硬,有一股“狠劲”

胡志云办案,从不畏惧对象的地位背景。

有一次,一名重要科局的一把手和胡志云叫板:“我在县里、市里、省里都有人,你查也是白查。”

果然,案件刚开始调查,胡志云的手机几乎被熟人打爆,甚至有个别领导打招呼,但胡志云完全不为所动。

“我只负责用证据还原违纪问题真相。至于当事人的身份、背景怎样,那不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纪检人,我的职责就是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

问及查办这个案件遇到的干扰,胡志云不愿细说,只是淡定地讲了这番话。最终,这名一把手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另一次,胡志云要找一名案件关键人取证。因为案件牵涉到这个人的切身利益,他要么避而不见,要么见了面拒不配合,有一次还当面威胁胡志云说,“你最好不要再来了,否则我一麻袋装了你扔到资江河里去!”还真的安排几个人跟着胡志云。

对此,胡志云毫不退让,及时将情况报告组织,同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暗地里,胡志云带领同事们抓紧外围证据的调查,最终将其绳之以法。

有人问胡志云是否害怕过?胡志云笑笑说:“没有,因为我心里有正义,背后有国家。我查办过的3个社会关系较为复杂的,后来碰到他们,都会客气地和我握手打招呼,一再表示他们很服我,说我查办他们没有一点私心。”

担当作为,有一股“韧劲”

胡志云办案,喜欢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

他说,“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对我来说,一个疑难案件就是一场战斗,一次成功突破就是一次征服。”

2016年10月,一封举报信送达赫山区纪委,举报赫山区公路管理局部分领导和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违规超载车辆“开绿灯”。

随即,赫山区纪委对问题线索开展调查。但一名主要调查对象抵触情绪很大,宣称“我知道,我就是你们今年重点要打的‘老虎’,但我什么都不会讲的。”

调查一度陷入僵局。此时胡志云正抽调在益阳参与一起大要案的查办,领导打电话给他,问能不能抽空回来支援一下。

“没问题。”胡志云满口答应。其实,胡志云已经连续作战了一个月,接到电话时领导刚好给了他3天轮休时间。这3天,他没有回家,而是与同事们一起深入分析案情,制定谈话方案,参与谈话调查。

之后一段时间,胡志云就在市纪委和区纪委两个大要案之间穿梭往返,最多的时候一天与3名调查对象谈了4场,并创造了5天与调查对象谈14场话的谈话记录,最终突破了一名主要对象的心理防线,成功地撕开了该案的口子。

最终,历时近3年的赫山区公路系统系列案有47人受到党纪政务及法律处分,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这一“仗”大获全胜,胡志云也名声大振,大家都说,“胡一刀”这把刀挺厉害的。

但是,胡志云还是摆摆手、摇摇头,“不能把功劳算在我个人的头上,我只是纪委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所有的功劳,都是同事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哪个对象最难谈,他就出现在那里。”赫山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张伐说。(文小凤、李睿孜)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文小凤 李睿孜

编辑:陈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