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我有幸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代后期,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日益富强、人民日益幸福、社会日益进步。
我与祖国同富裕
记得小时候家中要扩建一间房,父母让我走路到外婆家把信:一是要借点钱,二是要通知舅舅来帮几天工。我当时只有八九岁,上午一口气走了三十多里路到外婆家,吃了中饭要赶回来。下午沿319国道回来,越走越艰难,走一走,歇一歇。先是数过了路边二十棵树歇气,后来变成十棵、五棵,甚至三棵两棵。最后天黑了,还是父母沿途找来,含泪把我背了一里多路才到家。我在破床上躺了三天,脚才能下地……十四五岁的时候,包产到户了,家中没有牛,父亲和两个哥哥当牛,我就坐在匍滚上压着,把田中的泥碾烂,烈日当空、汗如雨下,父兄如弓的背影,那匍滚吧哒吧哒的响声,至今回响在我心中。插田时我是主力了,烈日炎炎、饥肠辘辘,带来的茶壶干了,我想回家吃口水,趁机歇歇气。母亲却严厉地说:“插完再回去,来去耽误工!”我只好移开几步,找个稍微清一点的泥脚眼里,捧口涩涩的水喝。
如今,基本上家家都有了小车。我也住进了中档小区,食有鱼、出有车、养家无忧,达到了小康水平。到外婆家一溜烟就去了,来去也不过半个多小时,把信根本不要跑腿,打个电话或视个频就行了;田也不用插了,抛秧就行;喝茶根本不是问题,现在矿泉水随处有。国家科技进步了,管理进步了,高铁、量子科技、5G等领先世界,我们跟着享受物质的充裕和生活的便利。真如我舅舅所说,“还要怎样好咧!种田不用交粮还有钱发,农民老了也有养老金。哪朝哪代做到过?如果还说共产党的坏话,简直不是人!”
我与祖国同成长
我爷爷生在旧社会,无钱读书是个文盲。他被日本鬼子掳过夫,逃跑时挨了一枪,幸亏命大,脑后留下个好大的包;我奶奶被日本鬼子抢去,不知死在何方。我的父亲新中国成立后读了五年书,学了铁匠,当过生产队长和铁业社社长。我搭帮改革开放的“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政策,83年初中毕业后就考上了师范,学费交得极少,还每月发伙食费。我工作后自考了中文专科、本科,还到省委党校读了研究生。后来条件好了,我的女儿获得了双本科,准女婿还是博士。随着祖国的强盛,我家也是一代比一代强,文化水平一代比一代高。
我的父辈生活比较艰辛,我记得小时候多是红薯当主粮;有次吃饭没油没菜,我到田里扯了把红花草作菜吃,苦涩的味儿至今还记得。八十年代末我分家分了一间旧房,下雨时只好站在门框里,因为到处漏水,脚盆脸盆锅盖都用来接水。我拼命学习和工作,赶上了好政策,先是考到县城,后又考到省城。如今出了几本书,得了一些省市奖,算是个中级知识分子。我女儿承父志,去年考上湘潭市一中当了高中语文教师,最近赛课得了市一等奖。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一穷二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举世瞩目的成就,令无数人惊叹。说实话,三十年前我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快的发展。当时我心里还十分焦虑,中国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三十分之一,如今已接近美国的70%!我也没想到自己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政府智库的参谋人员。
我与祖国同忧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如崔卫平教授所说,“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可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我每读中国近代悲惨的历史,看到外敌入侵时有的举家投井、有的小孩被敌人挑在刺刀上玩……忍不住悲愤失声。弹丸之国为什么能侵占大半个中国,因为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当时的国民是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党领导和教育人民,凝成了一股绳。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正在强起来的路上飞奔。
我和祖国休戚与共。当女排夺冠的时候,我也跟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因为那体现了团结的力量、奋进的精神;当得知美国炸了我南联盟大使馆的时候,我义愤填膺,彻夜难眠,当晚写下“同仇敌忾报国仇”的血诗,第二天投到报社发表……转教从政后,我更多地想到民生——“寒暑不知半夜灯,拈笔搔首细沉吟。熬筋磨血为何意?最高学问在民生。”因为如果政府不关注和改善民生,人民就不会爱国。我在老家花两万多元办了爱心农家书屋,已坚持办了7年。书屋大门上“养鱼成龙,读书报国”的对联就是我办书屋的目的,因为只有高素质的国民,才能建设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愿用我的微薄之力,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为伟大的祖国母亲分忧、加劲!
雪崩时,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浪涌时,没有哪一层浪花不受影响。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报效祖国才体现忠孝。
(作者简介:黄熊飞,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青年研究会员、长沙市政府研究室机关支部专职副书记。著有《青草集》《面对朝阳》等5本书,参与编著《城市发展新论》《大学语文》等6本书。)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黄熊飞
编辑:陈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