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凯平涉嫌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配合市监委监察调查。今年五月以来,湖南已有3位主动投案的官员。这既是我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抓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成果,也是纪检监察部门坚持不懈“打虎拍蝇”“坚决亮剑”惩治腐败达到的震慑效果。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充分挤压了腐败分子的生存空间,“腐败分子迟早要被绳之以法”的观点深入人心。目前,纪检监察干部要扮演好多个角色去适应“主动投案将成常态”的新形势,让人民群众能看到更多反腐败战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好善治未病的“医生”。将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切实做细做实,抓住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以“提醒谈话”“廉政谈话”为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在病发前。
当好廉政建设的“监理”。对组织部门将提拔的党员干部进行严格的廉政鉴定,防止“带病提拔”。以廉政档案的方式将党员干部个人和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人的基本信息登记在案,实时监管其职责范围内的利益输送可能,让其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当好严管厚爱的“老师”。把党风廉政宣教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教导党员干部谨记“红线意识”,守住“底线思维”。把“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方针说清讲透,以严惩腐败的“决心”结合宽大处理的“暖心”,给犯错误的党员干部一个主动自首的动力。
在监督“全覆盖”的当下,纪检监察干部时刻念好“党纪国法”这本经,让腐败分子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所谓的“平安着陆”,只有打消侥幸心理,尽早主动向组织交代清楚,才是唯一能实现自我救赎的途径。(荷塘区纪委监委:汤星宇)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汤星宇
编辑:陈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