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组织安排我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树林结对帮扶后,我决定第二天就去拜访一下这个帮扶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好像有点儿“朽”(石门方言:有不可理喻的意思)。
“下次来,你直接给钱”
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自掏腰包,带上了一包米和一桶油准备送给老张。
站在老张的家门口,我愣住了。
一栋小两层的砖混楼房,走廊上放着一台空调外机,客厅里一辆落满了灰尘的农用三轮车上载着一张小床。这条件还是贫困户啊?我老家好多还没有这么好的房子呢,还能用上空调。
顿时,我的心里就感觉有点儿不是滋味。
“张师傅,你好,我是你的结对帮扶责任人,这是送给您的一点儿见面礼,希望能帮助到你。”
老张接过米和油,似乎不太感兴趣,“哦,换人了啊。坐坐坐,我给你把扶贫手册拿来。今天是有什么事儿啊?”
“张师傅,最近镇上在搞环境卫生整治,生活环境搞好了,大家也会过得更舒心。今天我来正是要帮着你一起把家里的卫生搞搞干净。”
“好好,你们干部真是不错耶,正好我家好久没搞卫生了,被子得洗洗晒晒了,垃圾也要丢出去,院子里的草也得拔了。你先忙着,我出去有点事儿。”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老张又说道,“你下次来,别送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啦,家里没人做饭,直接给钱,我就缺钱。”
……
没想到,我诚心实意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般结果,最让我心塞的是,老张走的时候嘴里还嘟囔着“这点儿东西值几个钱,差评!”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作为一名新录入的基层公务员,自认里里外外都是被点赞的人,可到这儿,成了如此不懂事的人了。
“就怕一个人呆着,生活没盼头”
回到单位,我郁闷地向同事小李诉说自己的委屈:“他是我的帮扶对象,我最大的想法就是帮助他脱贫,就差把心掏给他了,居然还落下差评。”
小李看着我,安慰道:“有些贫困户是有点懒,你首先得转变他的思想。”
接着,她说道:“看看我的那个贫困户周姐,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自己又是种橘子又是养鸡养鸭的,女儿大学毕业工作了,儿子也读上重点高中了,那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哎,老张说就缺钱,我觉得背后的原因肯定没这么简单……”我若有所思道。
小李又说道,“周姐最大负担就是孩子读书,我给他们申请了雨露计划和贫困生就学补助,她每次都对我千恩万谢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我跟你说哦,去年给她申请的100株橙子苗都栽下了,50只鸡苗都长大了,到时候买鸡找我,我给你代购正宗土鸡……”
听完同事一席话,我突然开窍了,我连他家里的基本情况都没有摸清楚,也不知道他真正需要什么,看来我的工作是还做得不够细致。
几天后,我拉着小李一起去村里走访了老张的邻居。
邻居说:“老张啊,以前很勤快的,那个小楼房都是他以前在外打工赚钱修的。他妈妈早就去世了,五年前爸爸也中风瘫痪了,他只能回家照顾他爸,不能出远门,也挣不到钱。就前年,老张还特地省钱买了台空调,就为了让他爸躺床上舒服点儿。还有台三轮车,专门拖他爸去医院的。不过没买多久,就剩他一个人了,耽误了这么多年,老婆也没讨,现在孤家寡人的,造孽啊。”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接着问,“那他现在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老张说,十年没出去做过事了,技术也落伍了,赚不到钱,现在家里也没人了,赚了钱也没人花。他现在就帮乡亲们修修栅栏,整整老家具赚点零花钱,闲时就打打牌混日子了,他说就怕一个人在家呆着,生活没盼头。”
“这事儿有戏!”
第二天,我给老张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明天我会去他家一趟,让他别出门了。
第三天,一大早,我和小李就到了老张家,寒暄了一会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
第四天,“张师傅,听说你的木匠活计是一绝,我这同事一朋友家里要做一个鸡圈,还有卖鸡的笼子,今天想请你帮个忙啊。”
第五天,老张不太想去:“我手艺过时了,你们还是找别人吧。”
第六天,小李赶紧拖着老张上了车,“老张,帮个忙,大家都说你手艺好,好不容易你得空,走吧。”
第七天,我和小李一路上给老张讲着周姐的事儿,一会儿夸她能干,一会儿夸她实在,一会儿又感慨她的辛酸,三个人聊得不亦乐乎。
到了周姐家,老张忙活了大半天,鸡圈修好了,但是鸡笼还得明天继续。老张和周姐约好了,明天继续来帮她把活儿干完。走的时候,周姐把老张一顿好夸,夸得老张脸上都泛了红。
过了几天,老张居然主动给我打电话了,不停地问我:“你上次说的技术培训,啥时候有,我去学学,那栅栏还是不够漂亮。”
“周大妹子家那橘子树该怎么护理啊,你们有培训吗?”
“你们以后别给我送钱了,自己挣的钱才有意义。”
随后几次联系,老张都在咨询我,关于技术培训的事
生活的态度也渐渐有了很大变化,我和小李相视一笑,“这事儿有戏!”(来源:廉洁常德 文:石门县夹山镇纪委 邓陶)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邓陶
编辑:陈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