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春光明媚,万物生长。
刘于春邀请澧县张公庙葡萄种植户关小马,来到桃源县剪市镇喜雨村、剪家溪村和沙萝村,为农民培训葡萄和草莓栽培技术。
这不是刘于春一时兴起。自2015年开始,他行车两万多公里,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来到这3个村,和村民下田栽稻、种树培花、安灯修塘,为他们描绘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喜人美景。
刘于春是常德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长,今年56岁,出生于剪家溪,曾下放到喜雨村。2015年底,身为常德市政协委员的他带着浓浓的乡愁,走进了喜雨村,致力把农业打造成朝阳产业,把农村建造成希望的田野,把农民塑造成令人羡慕的职业。
农民郭星球屋后的一片老紫薇树,激发了刘于春的灵感。说干就干,一份《“美丽喜雨村 七彩紫薇园”策划书》出现在微信群,跳进村民的眼帘。随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喜雨村到处都能见到刘于春和村民们植树、整理堰塘、拓宽道路、发放果苗的身影。为了培育文明乡风,教化村民热爱家乡,他给喜雨村每条通组公路命名,制作“乡村记忆”牌,评选村内八景。几个月下来,一个美丽村庄初现端倪:以栖凤山百年紫薇观赏园为核心,辐射全村形成紫薇观赏片。与此同时,喜雨村第一家农家乐“紫薇人家”迎客。
喜雨村乡村旅游的大门打开,迎来了游客无数。英国朋友汉娜一家4口游过喜雨村大赞:“中国农村美丽,中国农民热情!”在外打工的3名青年返乡来到喜雨村创业,把一座闲置多年的农宅变成了光鲜的“紫薇竹园人家”。
2016年下半年,看到喜雨村的变化,沙萝村党总支书记林枝香急了,找到刘于春。谁知,刘于春早有了规划:发展喜雨村的紫薇、剪家溪村的樱花、狮子殿村的桂花、双龙村的荷花、沙萝村的杜鹃花,打造大喜雨乡村旅游名片。“这一带与桃花源风景区隔江相望,又有厚重的乡土文化,适合成片发展乡村旅游。”干过科技、做过农业、搞过旅游的刘于春,胸有成竹地对林枝香说。
在沙萝村,刘于春扶持返乡创业者吴子开打造沙萝溪驿站,引导村民栽种果树,并充分挖掘沙萝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沙萝村中苏友谊树、知青上山下乡、古纤道、剿匪英雄等4个故事,融入沙萝村乡村旅游。
一个单位改造院落,刘于春把废弃的3000多株绿化树木,栽到了沙萝村的知青大道和微型英雄纪念广场。园林绿化工人给柳树剪枝,他托人把剪除的柳枝收集,插到了3个村的路边和池塘边。
3年多来,刘于春设计图纸上百张,组织整修堰塘12口,种植紫薇、樱花等各类花卉植物1.7万株;种植黄桃、葡萄等各类果木3000多株,组织果木、水产、设计等各类培训10多次……在刘于春的带动下,46名机关干部、农技专家等各类志愿者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中。
枯燥的数据背后,是刘于春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路上的付出与汗水。
“多亏了刘于春组长,村里才能发展这么好。沙萝溪驿站去年8月开业以来,每天都有三五百人。瓜果蔬菜都是村民栽种的,蒿子粑粑和剁辣椒也是村民制作的,一年可为村民增收10来万元。自己富了不说,还带动了乡亲们。”吴子开算起了刘于春带来的发展账。
“我希望把乡土文化和田园风光融合发展,让3个乡村变得村庄美、村民富、产业强。”刘于春说,他期盼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他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追梦。(廉洁常德)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陈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