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被投诉,折射“学科偏见”

来源:红网 作者:梁琅玲 编辑:陈乘 2020-10-19 17:05:0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山东青岛一所中学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结果遭到家长反对和投诉,此事引发社会关注。对此,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回应:“体育教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科技老师都可以做班主任。每一名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都是符合教师要求的。”并称“希望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再是问题,能成为一个时髦”。(10月17日 红星新闻)

同样是老师,也拥有教师资格证赋予的执教合法性,有些家长却不愿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这种偏见的背后是畸形的教育理念在作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家长都期待孩子能取得更高的成绩,他们把分数看作是唯一重要的东西,认为只有列入考核的科目才值得关注,值得花时间学习,而体育课、美术课这些未列入升学考核的课程则无关紧要,甚至可有可无。当这种学科偏见延伸到授课老师身上时,“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便成了他们无法容忍的做法。

而实际上,体育课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并非可有可无。2019年,教育部公布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为53.6%。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亦指出,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最突出的原因就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过少也是导致近视的原因。

良好的视力、健康的体魄是学生们专注学习、不断进取的基础,而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这些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家长们必须改变上体育课是“做无用功”的偏见,意识到体育课对孩子个人成长与学习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也应该行动起来,合理安排课程,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停止边缘化体育课的行为,不再让体育老师“被生病”或“被出差”。

而从本质上看,这种畸形教育观念的形成是应试教育的结构性产物。现行的学生考核评价模式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唯有在分数上胜出,才能实现升学毕业、择优而读的目标。因此,很多家长、老师希望学生把更多时间投入考核科目的学习中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忽视都将导致体质下降的客观结果。

由此,将体育考试纳入考核系统,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倒逼体育锻炼在学校中广泛开展,落实体育教育计划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育部已经意识到体育课、体育锻炼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下定决心推进体育教育的进步。这样的努力无疑为更多人重视体育教育提供了外部动力,也为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地位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真正的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同时,我们应当关注到,家长们对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的质疑包含了这样的隐忧:部分体育老师的学识、素养能力很可能比不上文化科目的老师。而这样的隐忧也确实有一定的现实照应,由此,教育部门要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建设,为体育教师队伍储备优质师资;鼓励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更多高学历人才,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学养;提升体育教育的总体质量,塑造良好的体育教师队伍形象,使公众改变对体育老师的刻板印象。

忽视体育锻炼、边缘化体育课由来已久,而要解决形成已久的偏颇观念,只有教育部门的“呐喊擂鼓”是不够的,承担了家庭教育责任的家长也应主动改变,明白比追求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如此,才能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再稀奇,并成为一种时髦。

文/梁琅玲(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梁琅玲

编辑:陈乘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ontent/2020/10/19/85285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