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安:“四紧四不”靶向发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蒋东新 编辑:陈靖 2019-08-19 16:53:05
时刻新闻
—分享—

东安县坚持“靶向治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实施精准整治,5月-7月,全县共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29个,整改到位267个;立案21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人,组织处理165人,通报典型案例11件12人;下发督查通报10期、专项整治函13份,通报并约谈单位18个,问责干部47人。

紧抓“关键少数”,压力传导不含糊。督查各单位第一责任人对比中央“基层减负年”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省委20条措施、市委12条措施以及县委干部队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六大突出问题43项具体表现,开展自查自纠。以深化政治巡察为契机,重点检查单位一把手落实“两个维护”、践行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中,是否存在学习上弄虚作假、代抄笔记、记录造假、总结照抄等问题,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是否存在写在纸上,指导工作走马观花、敷衍塞责、蜻蜓点水等问题,抓住‘关键少数’传导压力。

紧盯“重点领域”,问题查找不松懈。坚持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融入县委中心工作,对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工作中急功近利,重形象、轻实效、弄虚作假、劳民伤财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在巡视巡察“回头看”、环保督察、扶贫领域作风治理等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做形式、讲表面、打折扣、搞花架子等问题,坚持严肃追责问责。去年以来,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推进不力、扶贫项目资金缓慢、环保监督不力等问题,立案查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3人,约谈52人。

紧追“焦点顽疾”,群众诉求不回避。对群众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反映强烈的问题,网络曝光、传播的热点问题以及事故、事件和舆情类责任追究案件,开展原因调查,深挖细查问题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针对群众反映“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以及政务服务管理中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过多过滥和“奇葩证明”等突出问题,深化“一次性盖章汇”为核心的并联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狠抓政务中心窗口管理,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对部分网友反映一些窗口单位给群众办事故意抬高门槛、久拖不办等问题,迅速查处问题背后的官僚作风问题4个、处理7人。

紧握“问责利剑”,监督执纪不打折。开展服务群众“慵、懒、散、拖”问题专项整治特别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行动,把决策部署执行不严、争取项目不主动、扶贫数据不精准、群众困难不在乎等问题列为不作为问题;把基层意见受理迟缓、重大政策落实缓慢、扶贫项目推进滞后等问题定性为慢作为突出问题;把交办事项“搞变通”、工作落实“靠嘴吹”、为民办事“明天办”、行业监管“看总结”、行政执法“看人情”等问题定性为乱作为突出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查实一起,处理一起,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去年以来,先后通过通报文件、廉情广播等形式通报11批次34人,持续强化震慑。(蒋东新)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蒋东新

编辑:陈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